書為法道 勤為道 直將詩境入畫境——品陶洪君的書畫藝術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中國文學重在情與意,情當境而發(fā)。這里他談的是寫詩的一種境界。作為一個愛詩、寫詩的人,我理解錢先生的意思就是:詩歌是講究“在場”的,如沒有在這個“境”里,作出的詩就是無病呻吟。詩如此,畫亦如此。一個書畫家,他有什么樣的人生,就會畫出什么樣的畫,畫格與人“格”有關,人“格”的高下就是畫格的高下。在我國古代,詩書畫是同宗同源的,都是情和意的載體。大畫家吳冠中先生說“情之傳遞是藝術的本質”,也就是說詩、書、畫均為一種傳情達意的符號或者說是工具,其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而在這篇文字里,我就以一個詩歌創(chuàng)作者的視角,談談我讀所到的陶洪君先生書畫藝術中體現(xiàn)的詩境、詩情和詩意。

陶洪君近照
陶洪君是個真正的藝術家。看過他的書畫的人,會覺得他的書法和繪畫完全沒有學院派那種泥古不化的氣息,也就是說他的書畫都充滿了靈動不拘的創(chuàng)造性和恬淡簡遠的品質。我想這除了他長期以來對藝術的孜孜追求之外,主要還得益于他清簡相尚,空曠為懷的精神氣質和游心于藝的生活方式。這也是一個藝術家身上難能可貴的東西。也正是這種自由的、瀟散的氣質,造就了他的藝術格調(diào)。這里,我先談談陶洪君的畫。
陶洪君先生的國畫創(chuàng)作根治于他的生活積淀和全面修養(yǎng),他從基層走來,當過教師,記者、雜志社總編,擅攝影,精書法,工詩詞,有著深厚的生活基礎和歷史文化基礎,多年基層工作的努力和探索磨練,使他修養(yǎng)出穩(wěn)健扎實的作風和深邃含蓄的性格特質,這既表現(xiàn)在他的為人處世中,也表現(xiàn)在他的書畫創(chuàng)作實踐中。他的國畫創(chuàng)作貫穿了一條傳統(tǒng)文人畫的軌跡。他的國畫創(chuàng)作以山水為主,選材上也多以常境入畫,但他時時能從平淡中發(fā)掘趣味,從所處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大美,從傳統(tǒng)中畫出新意,引申出自然萬物與人類社會變化的理趣和態(tài)度,是思想、情感和心性的自然流瀉。
.jpg)
陶洪君書法作品
孔子說:“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說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鬃釉谶@里主要是說做人和個人修為,用到藝術領域、書畫領域同樣很恰當。陶洪君的畫應該說是一種文質彬彬的較好代表,在他的畫中,你絕對看不到那種質勝于文的粗野、粗俗和粗放,那種厚重當中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文雅;也看不到那種文勝于質的浮華,那種文雅里又處處體現(xiàn)著底蘊的厚重和質樸。可以說他的質樸和文飾比例很恰當,他的畫把審美的內(nèi)容和形式、內(nèi)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處理得很得體,當然也不是說就是各百分之五十,他會根據(jù)繪畫題材和主題的不同,以執(zhí)兩用中為原則,有時候厚重古樸多點,有時候文雅清淡多點,做到過點且屬不易。以致于他的畫質感硬朗,線條清晰,筆法古樸,肌理表現(xiàn)豐富。其山水畫師法造化,參斟古今,廣采博收,勾、皴、擦、點、染運用自如,構圖上講求動態(tài)平衡,靜氣中秀骨挺立,峻峭中蘊涵華茲,所作山水畫面生動,蒼渾有致;在吸收傳統(tǒng)設色經(jīng)驗的基礎上,他善于吸收新的養(yǎng)料,主色調(diào)力求單純、整體,同時輔以渲染、襯托,使畫面虛實相間,情感豐富,氣韻流動,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他對畫面中山石、人物、樹木、建筑、水紋、云氣等局部的經(jīng)營一絲不茍,細微處絕不粗枝大葉,甚至十分苛刻,是以其作品或雄渾壯麗,或清秀幽雅,或大氣磅礴,或玲瓏抒情,都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所以整體上就給人以氣勢開張的大美之感。
陶洪君的畫極富形象美。中國畫必須以一定的形象為基礎,歷來講究“形”于外而“神”于內(nèi),也就是要做到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洌?ldquo;形”是手段,“神”是目的,“妙在似與不似間”,將自然之象變成胸中之象,將胸中之象變成筆下之象。但形象美是基礎,如果形象不美,何談神韻之美呢。洪君作畫,不受視域的局限,根據(jù)感受和需要,把見得到的和見不到的景物統(tǒng)統(tǒng)攝入自己的畫面,這種“遠近法”的構圖方式在他作長卷或立軸的時候表現(xiàn)得很充分,這使他能夠很好表現(xiàn)特殊的意境和內(nèi)心的主觀情趣。我們看他的山水畫《山韻》《春望》等,就是這種典型的構圖方式,使得他的山水畫顯得蒼茫大氣,氣象萬千,高低遠近,盡收眼底。洪君作畫的構圖和設色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長期從事攝影藝術。攝影這種特殊的影像藝術給了他很大的啟發(fā),某種形象的遠近、大小、高低、以及色彩的變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定格在他的眼中、藏駐于他的胸中,落落大方地表現(xiàn)在他的筆下,因而他無論在構圖還是設色上也就顯得駕輕就熟,游刃有余,從不顯得局促。在筆墨處理上,洪君將毛筆的性能發(fā)揮得很好,充分發(fā)揮了以線為主的表現(xiàn)方法,將行筆的快慢、頓挫,用墨的濃淡、干濕,巧拙、澀暢交替運用,尤其是他在書法上的造詣直接影響了他的繪畫,其書法中的布局開合、線條處理和用墨等,都能在他的繪畫中找到明顯的痕跡,比起目前以臨學西畫為主的畫家,其用筆的力度、內(nèi)涵更顯沉穩(wěn),線條更加清晰、暢快,墨色更加凝煉,營造出的形式美感,將文人畫傳統(tǒng)推到一個值得關注的高度。構圖和設色上的獨到之處,為你他的畫營造了和諧的形式美感,從外在形態(tài)和視覺上,給人以自然、安定、協(xié)調(diào)、典雅、莊重的樸素美感,符合中國畫的審美習慣。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