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守超先生的書畫藝術
宮守超,男,漢族,山東濰坊人,大學文化,F(xiàn)為中國山水畫課題班龍瑞工作室畫家,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理事,山東省甲骨文國際交流中心副理事,山東省青島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畫都藝術研究院常務院長兼秘書長,中華藝術協(xié)會常務主席兼秘書長,中國國際藝術研究中心名譽副主席,世界藝術家聯(lián)合會總會澳洲分會藝術。
他從小酷愛書法,少年時臨習歐、柳、顏、趙,奠定了一定的書法基礎,后又從“二王”入手臨習王羲之《圣教序》、《蘭亭序》和蘇東坡、米芾、王鐸等大量詩帖,并臨寫了大量的魏碑墓志。書法主攻行書,真草隸篆體皆工。崇尚晉人雅韻,追求古典書風。書法作品入展2002首屆全國書法蘭亭序展并獲獎,書法和繪畫作品分別被山東省第十五屆魯臺經(jīng)貿(mào)洽談會籌委會和濰坊市人民政府赴臺灣經(jīng)貿(mào)活動作為禮品贈送臺灣政要以及被國內(nèi)機關團體、個人以及美國、澳大利亞、土耳其、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qū)友人收藏。書法作品被錄入由中國書協(xié)主編的《2006年中書法年鑒》,外貿(mào)部多部現(xiàn)代書法辭典,書畫作品入編多部現(xiàn)代書畫家辭典。
藝術有很多不同的定義,而書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之一,表達作者的一種精神。書法是靜的藝術,亦是動的藝術。書法是書法家借助精湛的技法及漢字線條的變化和生動的造型來體現(xiàn)個人文化修養(yǎng)、個性、氣質(zhì)等精神因素,通過特有的藝術手段,給人以寧靜致遠的唯美享受。
宮先生的書法作品流露出其勢態(tài)大氣磅礴,如蛟龍入水,韻味雄偉壯麗的欹正相生,圓潤中常見挺拔,方正中微帶沉雄,透露出魏晉的雅逸。著名理論家胡傳海認為:“對中國書法的把握不僅僅是一種藝術上把握的‘法本無體,貴乎神通’,重要的是從人的氣質(zhì)、功力、學養(yǎng)等各個層面來把握,書法在紙面上流露出來的不僅僅只是一種純藝術的美感,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主體人格表露渾厚與雄獷的人文氣度。”書法功力深厚,而對中國書道具有獨到理解創(chuàng)新型的書法家,他多年來保持“取法用勢,寫字揣意,運情摹景,隱含其妙。
他的左手書法具有厚重沉穩(wěn)、剛健雄渾和清雋流美的美學特點,又摒棄和避除了故作怪奇、情不顧理、擅臆淺俗的不足。”極大程度上將“貴和尚中”這一中華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以書法返樸歸真,悟初篤靜的筆墨精神,延展了一個藝術家“數(shù)畫并施,其形各異;眾書齊列,一字乃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遲,遣不恒疾;帶躁方潤,將濃遂枯之合情調(diào)于紙上”。(清代楊希我《書論旨要》)
宮先生還潛心于對傳統(tǒng)山水畫的研究與學習,他的山水畫既有扎實深厚的傳統(tǒng)功力,又具有大氣磅礴的氣勢,亦如其人之質(zhì)樸率真。他不以巧媚取勝,而以執(zhí)著的塑造來抒寫胸中丘壑,作品筆密墨沉,章法奇瑰,舒放中有嚴謹,嚴整中又揮灑自然,達到如此隨心所欲地駕馭大結構的水平,往往超以象外,沒有相當?shù)男摒B(yǎng)是辦不到的。黃賓虹先生講,畫重蒼潤,蒼是筆力,潤是墨彩,筆墨功深,氣韻生動。堅守傳統(tǒng)法度,同時注重寫生,追求人與自然、造化與心源、物境與情境、筆墨與心靈的碰撞與融通就成為他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主攻方向。同時又堅持到大自然中尋找自己的感受,確定自己的審美選擇,使他的山水作品具有豐富蒼茫與大器的品格。
宮先生除研習山水外還涉獵人物畫與水墨寫意畫,尤擅大寫意梅蘭竹菊,由于他書法功底深厚,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行草作墨竹。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布局新穎,虛實相生,主體突出。雖然從狀物繪形的角度看其線條的質(zhì)感似乎不夠豐富、切實,但恰恰是舍棄了形的羈絆,從而形成了酣暢淋漓的“大寫意” 表現(xiàn)形式。偶見他一幅人物畫《達摩觀壁》,描繪的是菩提達摩面壁打坐,苦行修煉的情形。此畫人物不重線條勾畫,以大面積色塊渲染出人物的姿態(tài),以艷麗奪目的表象反襯出人物清心禪定的內(nèi)心,突出了佛門所說的“五蘊皆空”的無礙境界,體現(xiàn)了達摩的觀壁堅韌虔誠。
他的好學精神及質(zhì)樸文風不僅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而且為中華博大精深的藝術美的傳承譜寫了新的篇章。
我相信他定會在攀登藝術的高峰上,不斷超越自己、超越時代,開拓更廣闊的藝術天地。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