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花香清遠石開翁

幾年前,上河美術館的志強弟送我一幅三尺許的花鳥作品《金玉滿堂圖》,畫的是牡丹和玉蘭,此畫墨色飽透,艷而不俗,煞是喜歡。遂開始留心金石開老先生的作品。
金石開(1924-2007年),回族,河南鄭州人,早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師承吳昌碩、任佰年、齊白石、李劍晨諸名家,熔百家成一家,觸一類而旁通。作品以花鳥為主,筆墨技法出法度依法理,酣暢淋漓韻味十足。

先生一生命運艱辛,文革時曾蒙冤勞改,曾擺攤賣畫討生活,翻閱畫冊上先生的一張照片,樸素的衣衫,滿頭白發(fā),不修邊幅,混濁的眼中隱約有淚水,讓人內心一陣酸楚。
蒼天厚土,莽莽中原。作為中國文化的發(fā)源地,我們河南從不缺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家,他們如燦爛的群星照亮了華夏文明的夜空,但因為歷史的或個人命運的諸多因素,歷史也總會塵封一些杰出的人物,這大概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命運不濟吧。遠的不說,現當代的書畫家李白鳳、任訪秋、靳選、蔡德全、桑凡、牛光甫、唐玉潤、林國選、李抱一、史正學等等,即便是陳天然、龔柯等有官方文化背景的人物,因為他們的甘守清貧與寂寞,性格不事聲張,均沒有達到他們應有的藝術與學術的地位。

三十年讀史,無非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灑田園。這次結集打撈的石開翁的40余幅花鳥作品,無宏篇巨制,乃寸墨丹青,這些花鳥蟲魚,閱目賞心,可以想像的到石開翁在清貧的歲月里畫畫時洋溢著喜悅與平常心,這些尺幅水墨就像一個辛勤老農種的蘿卜白菜,生動無比,生命蔥籠。同時這些作品也是一個藝術老人生命中的爐火,讓先生愈八旬得高壽,育八子享天倫,更有數萬幅美妙畫作流轉于尋常百姓家,給我們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春光明媚與清遠的花香,藝術的本真與人生的況味不正是如此么?

也謹以此文向這個喧囂時代里意守丹田、甘于寂寞、冷暖自知的藝術家們致敬,你們才是藝術田園里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綠色無公害的生態(tài)莊稼!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