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明麗寫吾心——張勁松國畫藝術(shù)探索
其五,畫外功的自覺修為。單就形式而言,造型加筆墨可以稱之為中國畫。但是,要想成為中國畫藝術(shù),尚須極高的修養(yǎng)。這一點,勁松理解的更加到位。我曾讀過一批他自謔為打油詩的詩,從中深刻的體味到了這一點。勁松的詩畫面感很強(qiáng),格調(diào)不俗,立意高古,有宋詩之風(fēng),詩如其人,畫如其人,詩畫一致,意境統(tǒng)一。一首"洗硯水澆蘭,花開也淡墨,攖寧品香茶,忘機(jī)渾枯坐",可以看出,勁松善于化用古人典故,自出新意,抒發(fā)性靈。東坡先生曾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讀勁松詩,往往會讓人眼前不由生出一副高士圖或者仕女圖。這種詩與畫的關(guān)系,在勁松詩畫中體現(xiàn)的極為明顯。如《品春》《對酌》《踏雪》,均是詩化的典范畫作。勁松的詩不受詩韻限制,純粹是個性的彰顯與生活的感悟。與他談?wù)撛姇r,他說:"我不懂平仄,也不想懂,這些都是我的真實感受,只不過用打油詩的形式記錄下來,真才是它的生命所在,我不想因辭害意"。誠然,勁松的詩還有不成熟之處,但詩畫相通,詩是使畫走向更高層次的源動力,以勁松的真,夠了!
"縱橫九州隨天性,俯仰八荒任去留"。勁松是豐富的,他有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思想。學(xué)院派的實力,加之對筆墨的孜孜以求,加之畫外功的不斷修為,加之耐得住寂寞和不受世俗左右的品性,我相信,假以時日,可期大成!
2015年4月于抱拙園
責(zé)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