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傳人趙海楠:攀登“形、質(zhì)、動”的藝術(shù)之峰

趙海楠老師2014年在荷蘭舉辦的個人畫展上現(xiàn)場作畫

2001年趙海楠老師(左)與俄羅斯人民藝術(shù)家、中俄友協(xié)名譽主席維達里羅加爾(右)合影
趙海楠先生給我送來了他即將付梓的畫稿,我打開一看,一只只活蹦亂跳的蝦躍然紙上,栩栩如生,游戲于一泓碧泉之間:或追逐嬉戲,或含情脈脈,清幽淡雅之境,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白石老人藝術(shù)聞名天下,畫技精湛,精氣神俱備,尤以畫蝦為最。國畫大師葉淺予先生觀白石老人蝦畫有感曰:“蝦的精神狀態(tài),蝦的有彈力的透明體,蝦在水中浮動的動勢把藝術(shù)造型的‘形’、‘質(zhì)’、‘動’三個要素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了,可謂畫壇一絕”。海楠先生抓住白石老人畫蝦的“形、質(zhì)、動”的要領(lǐng),刻苦學習,幾十年如一日,凝思結(jié)構(gòu),把蝦畫得形神兼?zhèn),靈氣畢現(xiàn),動感各異,得白石老人真?zhèn)鳌B劙资瘜O齊靈根先生為海楠先生篆刻“白石傳人”印章一枚,不虛矣。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白石老人以此告誡學習他作畫的后人。海楠先生作畫正是學習白石老人的精神,不是模仿,而是立足高遠,細心揣摩大師“太像則媚俗,不像則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教導(dǎo),從中悟出了許多真諦。他還善于從實際出發(fā),細心觀察蝦的活動特征,常駐足在平靜如鏡的湖畔,蹲守在水草蕩漾的池旁,流連于清澈見底的溪邊。用心觀察蝦的各種形態(tài),爛熟于心,甚至達到了蝦我兩忘的無我之境。故他筆下的蝦清俊靈動,趣味盎然,觀其畫著倍加贊賞。人們稱他為“趙蝦子”,譽滿三湘。
海楠先生天性聰慧,觸類旁通,不僅蝦畫得好,其他題材也都畫得極為傳神。他畫的竹,給人亭亭玉立寧靜美好之感,挺拔高節(jié)之氣盡顯。他畫的鱖魚,活脫溫威,靈動之感盡生,彰顯自然和諧之美。他畫的桃,形美色鮮,令人垂涎欲滴。
海楠先生作畫,筆力雄健,端莊大方,頗具齊家大家風范。細品海楠先生的作品,我覺得繼承了齊白石大師在藝術(shù)上的“形、質(zhì)、動”三個要素的藝術(shù)絕技,做到了一筆不多,一筆不少。筆筆有神。我期望他能不斷的攀登藝術(shù)的高峰。
(作者:熊清泉 系著名書畫家、原湖南省委書記)
趙海楠老師作品欣賞: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趙海楠老師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