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墨濃畫正香 為國護寶功無量
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有的人可能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做好一門藝術。但是時泰山不僅在書畫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中國的收藏界也是德高望重。時泰山對于收藏鑒定方面也是早有研究,參與并組建了中國收藏協(xié)會。在組建協(xié)會初期,當時國內對于收藏的認識還未完全統(tǒng)一,民間收藏往往處于尷尬的灰色地帶,民間收藏對于文物保護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的體現(xiàn)出來。那時的時泰山就認識到,制定一部專門的收藏法律是當務之急。于是時泰山不辭勞苦,積極推動收藏立法各方面的工作,是中國收藏界呼吁立法第一人。到2002年10月28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正式頒布,《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隨即出臺,才首次將我國民間收藏納入了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事業(yè)之中,確立了民間收藏的合法地位。
在2005年時泰山參與舉辦了全國第一屆收藏品展覽會,并在全國進行巡回展出。當時的參會領導雷潔瓊、楊成武等都對這次展會給與了很高的評價,對于推動我國民間文化收藏與保護起了很大的作用。著名愛國人士、國民黨元老陳立夫曾評價時泰山:“為國藏寶,功德無量。”無論對于收藏還是書畫,時泰山都對那些“假變真、真變假”的行為深惡痛絕。時泰山坦言,在以藝術方面,藝術家要有著潔身自好的基本意識。真實是時泰山人生理念中的第一位,無論做人還是做事,幾十年來一直秉承這一原則。
時泰山與藝術結緣了幾十年,雖然平時工作繁忙,但卻一直堅守著他最初的藝術夢想。“生活之中,我就兩個愛好,一個搞點收藏,自娛自樂一下;另一個就是我的書畫創(chuàng)作。平日里,只要有空,我就練字、畫畫。這么多年,沒有間斷過。” 除此之外,時泰山還熱衷于公益事業(yè),經常參與并組織民革河南省委組織的一系列公益活動,因為在他看來,一個藝術家要懂得回報社會,去幫助社會需要幫助的人,這才稱得上人民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