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人抽象油畫《金色的雨》
油畫家田迎人有一顆詩心,這讓她的畫不局限于畫面的尺寸,而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如果一幅畫的內(nèi)容被畫框所約束,不能自由自在地出離,那就好比一個人被一個房間所封閉,不能夠遠足,也不能呼吸到外面新鮮的空氣。這是多么不受制約和束縛的想像力呀,她本該是一首浪漫抒情詩的名字,現(xiàn)在卻成為一幀抽象畫的標(biāo)題——《金色的雨》。
我們只聽說過金色的風(fēng),卻沒敢想過“金色的雨”。宋代詞人秦觀寫過“金風(fēng)”,他把風(fēng)染成一片金黃色,是為表達情人歡會的無限喜悅:“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過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那么,田畫家把她的雨涂抹成金黃色,又是為什么呢。
誰都知道維也納金色大廳,就在這里奏響過“金色的雨”。那還是1901年的事情,輕歌劇作曲家萊哈爾創(chuàng)作的管弦樂曲《金銀圓舞曲》上演,光芒四射,燦爛輝煌,提琴拉出華麗絲綢悉簌作響的質(zhì)感,銅管圓號發(fā)出的聲音清脆而嘹亮,整個旋律讓人因幸福陶醉而想要落淚。晚會上,奧地利公主要求所有參加舞會的女嘉賓,都必須身穿金色或銀色晚禮服。于是,現(xiàn)場掀起一片金色起伏的海浪……
就像詩人、音樂家都曾有過金色的夢想一樣,小說作家也有過同樣金燦燦的憧憬。前蘇聯(lián)作家,康·帕烏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金薔薇》,是一場由金屬鉛字積聚而成的“金色的雨”。一家金首飾鋪,年輕而相貌不佳的學(xué)徒工,偏偏暗戀上前來定制首飾的貴小姐。他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在清掃塵土?xí)r,撿拾細(xì)微的金屑,最終制作出一枚金色的薔薇花。作者用這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比喻文學(xué)創(chuàng)作漫長的觀察、體驗、積累和創(chuàng)作過程,曲折而又艱辛。
應(yīng)該說,以上所有相關(guān)于“金色的雨”的人生體驗和記憶,也都是油畫家田迎人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思考,而且一定還不止于此。而畫面上,那一片色彩明麗、鮮艷,仿佛剛剛從清晨的原野上,采摘了一大束金盞花似的,那些帶著露水的花瓣,經(jīng)過白嫩纖細(xì)的手指碾壓,又在清冽的甘泉里浸泡多時,并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沉淀,再一滴滴添注入金蜂的蜜釀,最終調(diào)制成易于附著在白帆布的稀有顏色。這種奇幻的顏色和光澤,是那樣的清新悅目,溫婉迷人,如同少女的目光,純凈得像是天然的琥珀,又似寧靜夜晚金黃的月色,恬靜而又安適,一派祥和。
是的。在我們所生活的美好世界里,絕不只有一兩場“金色的雨”,在預(yù)約著你,等待著你,如期而至或不期而遇地帶給你顫抖的驚喜,深深地浸潤你的肌膚和靈魂。幸?善冢“金色的雨”可遇,只要你能夠記住,以下這些警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到來,而且確定無疑:
金色的向往是太陽的向往;金色的收獲是秋天的收獲;金色的堅貞是心靈的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