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華:三象水墨蔚大觀
范瑞華作品《鷹擊長空》
提出這個理論之前,我的繪畫跟現(xiàn)在很多藝術家沒什么區(qū)別。當時什么繪畫形式都學過,從線條開始,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中國畫十八描也描。后來我意識到,即使繪畫功力再強,畫出的東西依舊還是古人的,沒有脫離傳統(tǒng)的形式。畫的再精彩還是等于零。有了這個理論根基之后我再畫,就大不相同了,比如我筆下的彌勒佛很簡單,沒有線條,但還是中國水墨畫,可是又跟傳統(tǒng)不一樣。它運用的是“陰”與“陽”、“色”與“空”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陰陽相生,空中妙有。同時我把西方的光融入到繪畫創(chuàng)作里,完全用筆墨的濃淡關系,墨與留白的布局來完成,沒有線條,沒有色彩,卻能達到西方油畫效果的光影,層次,立體透視和色彩豐富感。這些是我研究將近二十年的成果,也是在提出三象理論之后用實驗來探索中國畫可能去向所作出的努力。
中國藝術網(wǎng):展望一下您未來幾年的創(chuàng)作。將會把重點放在哪些方面?
范瑞華:過去我所謂的畫都是試驗品,是探索過程中畫的,很多還是不成熟的,直到最近幾年把“三象”都吃透了,才真正體會到在筆墨問題上怎樣去表現(xiàn)。
我提出了三象水墨藝術理論,究竟能不能實現(xiàn),我自己首先必須要做到,否則就成了哥德巴的猜想。我必須用實踐來證實我的理論是可行的,是成立的,將來拿出來再談,是有理有據(jù),這樣才能服人。山水,花鳥,動物,人物,各個題材我都會去嘗試,去探索。
下個月將舉辦一次畫展,算是對這些年探索成果的一次總結和展示,用直觀可見的作品來證明中國畫并沒有走到窮途末路,中國畫還將大有可為。(編輯/沐一韓)
結語
范瑞華提出了中國水墨畫“意象”“象意”“悟象”的“三象”藝術理論,并在繪畫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藝術表現(xiàn)語言。有評論家認為,重新創(chuàng)立一套能夠傳達豐富的精神世界,并和古代水墨相比肩的語言系統(tǒng),是不可思議的事。然而,我們從范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這套完整而獨特的水墨語言系統(tǒng)已經(jīng)形成,并且正在日臻完善。(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