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盡處亦意境——盡情體味欒可新山水畫作品中的留白之妙

著名山水畫家欒可新(資料圖)
中國畫中的“留白”就是畫家在作畫時,不著筆墨而保留宣紙的白色。有墨處為實,無墨處為虛,從而達到一種虛實相生、氣韻貫通的效果。畫面的空白并非虛無所有,而是實有所指,如天空,云海,迷霧,水面、瀑布等等。欒可新在創(chuàng)作中,巧妙地利用留白之藝術(shù)手段,來表現(xiàn)天空、水面、云霧等自然物象,用空白來貫通畫面氣韻,營造畫面的意境,追求一種“妙境盡在無墨中”的藝術(shù)效果。
欣賞欒可新的山水畫,處處可以感受到“留白”的美妙。如他在表達天空、云霧時,把近景、遠(yuǎn)山等物象畫出的基礎(chǔ)上,在畫面的頂部、遠(yuǎn)山近景之間留出大面積的空白,顯現(xiàn)出天空和迷霧的浩瀚和神秘感。必要時在空白處簡筆畫幾只飛鳥,更增添了畫面的動感和靈氣。在畫山泉、瀑布中,畫山不畫水,留白處即是山泉瀑布,用兩旁的石頭擠出泉瀑流向及形態(tài),用線條畫出水流的動感。彰顯出泉瀑飛流直下,澎湃奔騰的氣勢。在表現(xiàn)平靜而大面積的水面時,則畫岸不畫水。一葉小舟、幾道波紋,除此之外,滿紙空白,讓人仿佛看到了江河湖海的遼闊,煙波浩渺的神韻......。正因為他善于利用留白來表現(xiàn)特定的物象,這就令他的作品增添了幾多靈動和氣韻,細(xì)細(xì)品味,可給人以空靈幽遠(yuǎn),身臨其境之感受。
欒可新先生作品欣賞:












責(zé)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