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百煉出精品——鄧之元印象
鄧之元,1955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長豐縣,系清代書法篆刻家鄧石如七代后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國禮書畫家,安徽吳山鐵字畫非遺傳承人,中國篆刻非遺鄧派傳承人,中國民俗字非遺傳承人,安徽佛學書畫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萬山紅遍,藝術以文化人
鄧之元從小癡迷書法,從柳體、顏體、漢碑開始,進而草書、篆書、隸書,他對書法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在他的筆下,字似字又似畫,充滿張力,字如物栩栩如生,物似畫相形如墨。鐵字畫以錘代筆,以鐵作墨,取書法、國畫章法布局,融雕刻、剪紙手法創(chuàng)意,經鍛、錘、鉆、焊、銼、磨等20多道手工技巧,是他多年潛心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作。他的鐵藝書畫風骨強健,飽滿生神,被譽為“中華一絕”,深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賞。

鐵字,離不開書法
鄧之元從1986年起鉆研鐵字,他的鐵字大都是民俗字、象形字,小字幾厘米長,玲瓏典雅;大字一個可達10余米,氣勢恢弘。作品《中國夢》是他創(chuàng)作的第一幅象形字,“中”雙手叉腰,一豎筆鋒剛勁,意為頂天立地;“國”字外圍是中國地圖形狀;“夢”字極具動態(tài),形似祥云托起夢想騰飛。作品《!分,左邊是男人的側面,右邊是女人抱著嬰兒,右下邊的“田”中間聳起,像兩層樓房,一個有房有田、夫妻和睦的幸福之家躍然眼前。2007年,“福”“佛”兩幅創(chuàng)意畫定為北京奧運會指定紀念品,奧運期間禮贈世界賓朋達五千件。因此,他的鐵藝書畫開始揚名海內外。2010年,鐵畫《四和圖》、鐵字“蘭亭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品懸掛在聯(lián)合國大廈。

鐵字,少不了工匠精神
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鄧之元吸收借鑒國畫、工筆畫的筆墨,民間畫的意趣,詩意畫的意境,禪意畫的空靈,創(chuàng)造出創(chuàng)意竹葉詩畫。其師中央美院教授李琦稱其“興無繼絕,開宗立派,書畫同歸,雅俗共賞”。

作品,要成為產品商品
辛勤耕耘帶來收獲滿滿,2000年鐵字“十二生肖”獲香港“國際專利技術博覽會”金獎;2007年鐵字“福”“佛”“鷹”獲“國際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博覽會”“奧運紀念品創(chuàng)意設計研討會”兩項金獎;2013年榮獲“中國第七屆文博會”金獎;2017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等對其進行了專訪,《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對其作品發(fā)表了專題介紹。

敬獻聯(lián)合國的作品,中華文化的符號
鄧之元不僅以藝術傳導文化自信,而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2018年,他以藝術作品展募集50萬元捐獻給揭陽市覺世慈善福利會用于扶貧濟困,體現(xiàn)出一位藝術家胸懷祖國、熱愛人民的拳拳之心。

篆刻,藝術瑰寶
浪花因撞擊而美麗,人生由拼搏而精彩。我們堅信,鄧之元會在他的書畫藝術中越走越遠,在他的努力培養(yǎng)傳承下,鐵字鐵畫必將傳播到千家萬戶……(作者讀書人圖說)

美,勞動創(chuàng)造

修養(yǎng)與追求,融書畫與音樂于一身

國畫:老子出關 137×78 cm 2009年

創(chuàng)意書法:路 137x78cm 2019年

篆刻印51枚:朱子家訓 138x78cm 2017年

合體字書法:上下五千年 137×38cm 2000年

鐵字書法:曹操詩觀滄海 100x200cm 2008年

竹畫:竹葉藏字 78×78cm 2005年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