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利群:黑白墨道與空靈之境
在水墨藝術中,繪畫的歸宿終究是“畫心”。水墨之道在于意象,意與象在畫面中的結合是藝術家將主觀情感與客觀載體融為一體后心跡的外化流露。宿利群《黑白墨道》系列作品中的“意”與“象”,正如二者于哲學層面一樣,“意”、“象”既各自體現(xiàn)出來,又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宿利群將對于“黑”與“白”本質的思考以恣肆的筆觸付諸于空間、場景與物象之中,這既是有目的性的一種畫面追求,也是自我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宿利群 紙本水墨 雨打風吹去 61cmx109cm 2020年)
2020年《黑白墨道》系列作品中,宿利群描繪了一處處幽遠、靜謐的自然風光,其精神內涵在于對空靈之境的探求與追尋。道家認為“空”即無,人至“空”,心靈則可達到空靈澄明的道之境界。佛教認為“空”即事物謂之虛幻不實,或理體之空寂明凈?梢“空”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多表空無、空虛、非有之意。在水墨畫領域,“空靈”是一個始終被追求的崇高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繪畫中并沒有類似的藝術概念,這是獨屬于東方的美學思想。

(宿利群 紙本水墨 斜暉脈脈水悠悠 61cmx109cm 2020年)
《黑白墨道》作品畫面中,“空靈”之美簡而悠遠,空而廣袤。在創(chuàng)作這批作品時宿利群選擇了一種產(chǎn)于安徽質地薄而細膩的紙。這種紙可以將細微的筆觸表現(xiàn)得非常清晰,但很容易畫破。因此他每次創(chuàng)作時都會在畫下面墊一張或幾張紙,這樣筆墨就會洇到下面的紙上,產(chǎn)生豐富的偶發(fā)效果。宿利群在此基礎上進行再次加工,因此很多畫面都經(jīng)過多次反復和筆墨重疊。由于這種不可控的偶發(fā)效果,《黑白墨道》系列作品呈現(xiàn)出了一些抽象繪畫的藝術特征,但在宿利群具有“融合性”的繪畫語言之下,這些作品卻體現(xiàn)出最為純粹的中國美學內涵。

(宿利群 紙本水墨 龍泉山水印象 61cmx109cm 2020年)
欣賞宿利群的畫,不僅要看畫面所表現(xiàn)的“東西”,同時也需要從“畫內”延伸到“畫外”,通過畫面的有限形式感觸到無邊、無形的空靈之境,進而與創(chuàng)作者產(chǎn)生精神層面的共鳴。正所謂畫景如畫心,蘇軾曾賦詩云:“我心空無物,斯文定何間。君看古井水,萬象自往還。”意思是心空無物,萬象來往,我自不動,這也正是宿利群所要表達的理想境界。

(宿利群 紙本水墨 只緣身在此山中 61cmx109cm 2020年)
空靈之境來源于心靈的超脫。清代笪重光《畫筌》云:“畫之空處,全局所關,即虛實相生法。”宿利群的水墨創(chuàng)作擺脫了前人的筆墨程式,以生活中瞬間的感悟為動力,借助筆墨疏、密、松、緊間的變化,使畫面充滿韻律之美。他充分運用傳統(tǒng)水墨畫“計白當黑”的手法,空白為虛,著墨為實,通過對空白處的經(jīng)營,使著墨處更顯充實。畫面中的“黑”與“白”已不再受自然物象的束縛,而是成為了一種超脫于現(xiàn)實之上的心靈寄托。

(宿利群 紙本水墨 惟有葵花向日傾 61cmx109cm 2020年)
蘇軾在《涵虛亭》一詩中寫到:“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而宿利群的《黑白墨道》系列作品亦是如此。沉厚的“黑”與空靈的“白”相對應,天地萬物,皆入畫中?此魄淙f樹,卻無一筆是樹;看似千山萬山,卻無一筆是山?陀^自然中的樹和山已不在畫中,取而代之的則是其心靈體驗中的意象,一種構建于“黑白”上的空靈之境便油然而生。

(宿利群 紙本水墨 玉泉映照晚風漂 61cmx109cm 2020年)

1981 就讀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特種工藝美術系壁畫專業(yè)
1985 留校任教,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秘書,現(xiàn)為清華大學清華工美高級工程師
1995—1996 在法國巴黎藝術城研修
現(xiàn)居北京,從事藝術設計和繪畫創(chuàng)作
1985年24歲 作品《夜》參加“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
1986年25歲 作品《野草》參加香港大型壁掛藝術展
1988年27歲 參加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的中國第一屆壁畫藝術研討會
1989年28歲 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宿利群油畫作品展”由邵大箴先生推薦,《美術》雜志主辦。
1989年28歲 作品《1989》、《無題》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85新潮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
1990年29歲 水墨作品參加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的“中國畫小品展”
1990年29歲 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正式聘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壁畫藝術委員會學術秘書
1990年30歲 與崔顏偉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北京人民醫(yī)院接待大廳大型丙烯壁畫《生命之樹》的創(chuàng)作。參加繪制的人員有宿利群、崔顏偉、向陽、趙強、劉長宜。
1991年30歲 在中央美術學院畫廊舉辦“宿利群、張延剛油畫作品展”
1991年30歲 作品《春意·闌珊》參加在日本舉辦的“希望工程四季畫展”并獲銅獎
1991年30歲 作品《靜物》在香港大會堂舉辦的中國畫展中獲優(yōu)秀作品獎(慶祝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院35周年)
1993年32歲 作品《風車》在香港大會堂舉辦的“香港博雅油畫大獎賽”中獲金獎
1993年32歲 作品《無題》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中日現(xiàn)代繪畫展”
1994年33歲 在榮寶齋畫廊舉辦“宋連民、宿利群彩墨作品展”
1995年34歲 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學習研修,并在巴黎藝術城展廳舉辦“黃國強、姜竹青、宿利群、李薇聯(lián)合藝術作品展覽”
1996年35歲 回國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展廳舉辦“黃國強、姜竹青、宿利群、李薇聯(lián)合匯報展”
1996年至2015年從事于環(huán)境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實施,在20年的時間內本人同清華工美林洋、蘭海、王志勇與國內的著名工程院院士崔凱、莊惟敏,建筑大師崔彤合作完成重大項目有: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保利博物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中國保利劇院、中國美術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南銀大廈;與國外的建筑設計配合如:美國RAA、美國SOM、德國GMP、日本的安藤忠雄、法國的安德魯,重大項目有:中國新保利大廈、鄧小平紀念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上海世博會城市與未來館、上海保利國際廣場、武漢保利大廈、上海嘉定劇院、北京保利國際廣場、北京嘉銘大廈、中國國家博物館(榮獲建筑魯班獎、建筑裝飾行業(yè)多次大獎)。
2006年45歲 重新開始繪畫創(chuàng)作,水墨作品在北京798紅星畫廊參展
2007年至2008年 完成水墨畫、油畫近百幅
2008年47歲 籌備作品集《宿利群油畫》、《1982-2008宿利群水墨畫》由岳昕先生設計書籍裝幀,未出版。
2009年48歲 作品《香檳酒》、《中國紅》參加保利拍賣公司舉辦的春秋兩季拍賣
2010年49歲 參加在北京國貿中心舉行的,由北京798紅星畫廊參展的“北京國際畫廊藝術展”
2011年50歲 參加在中國大劇院舉行的 “山鳴谷應——張仃同道藝術作品展”
2012年51歲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舉辦“墨曉蒼茫-宿利群水墨作品展”
2013年52歲 為長春電影制片廠長影舊址博物館創(chuàng)作大型彩色琉璃壁畫《百鳥朝鳳》
為四川省江油市李白紀念館創(chuàng)作水墨畫《匡山辛夷》
2014年53歲 參加在中國大劇院舉行“袁運甫曁清華美術學群作品展”
2015年54歲 參加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81級畢業(yè)三十年作品展”
參加在今日美術館舉行的“界·2015國際時尚藝術大獎暨跨界展”
2016年55歲 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尋真·宿利群油畫、水墨作品展”
2016年 55歲 在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辦“陳輝、宿利群、宋連民”水墨三人展”
2017年 56歲 在北京與深圳橋舍畫廊舉辦“含香體素——宿利群水墨作品展”
2017年 56歲 參加在楚上藝術空間舉辦的“中國抽象藝術展”(東莞站)
2017年 56歲 參加在江蘇肯達美術館舉辦的“中國抽象藝術聯(lián)展”中國抽象藝術促進沙龍7周年展
2018年 57歲 于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持完成了名為“袁運甫先生和他的學生們”紀念展
2018年 57歲 在日本京都三條祇園“含香體素——宿利群水墨作品展”
2019年 58歲 在北京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辦“保利2019 八人藝術邀請展”
2019年58歲 在北京798橋舍畫廊舉辦“含香體素——2019宿利群水墨作品展”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