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派作家王新印象:率真,有良知,有擔當

先鋒派作家王新
筆者與先鋒派作家王新交往多年,雖彼此交情甚篤,但平時都比較忙,見面的機會并不多。最近,筆者在京參加文化研討會再次和先鋒派作家王新先生相遇時,沒有更多的噓寒問暖,就開心暢談。暢談中欣聞王新先生歷時一年創(chuàng)作的散文集《邂逅在花開的時節(jié)》即將脫稿,做為他的友人,猶感欣慰。但凡圈子人都知道,王新先生無論是文學創(chuàng),作還是書法創(chuàng)作,乃至影視表演都小有建樹。說他是名人,他擺擺手謙遜地說,自己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藝術工作者。

先鋒派作家王新在采風時留影
筆者眼中的王新先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藝術家,個頭不高,微胖的身材,近視鏡下的濃眉大眼,總是顯得是炯炯有神,或許,他的智慧就來源于足以顛覆他視野以外的視覺。和他幾年間的君子之交,雖平淡如水,卻受他影響頗多,他是一個極富正能量的文化學者,通讀他半生的文字作品,文如其人,給人傳遞第一個信息總是率真、簡單、剛直不阿。王新先生說,他只想用文字造福社會、服務社會,這是他對藝術畢生的追求。

先鋒派作家王新在采風時留影
王新先生的筆下曾滋潤過不少的藝術名家,而這些藝術名家在談及他的時候,總是不忘一句話,說他是一位有著高度責任感的作家,是一位有良知的記者。記得他在為一個歌手寫專訪時,那位歌手出于名利,要求王新放大筆尖下其人物事件,并揚言加利惠稿,王新很理性的拒絕了,他說,在他的筆下必須要尊重原本的生活,一個記者首要的責任就是擔當,那就是對文字的擔當,對社會的擔當,對自己良心的擔當。

先鋒派作家王新在采風時留影
王新還是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書法愛好者,數(shù)載堅持翰墨勤耕,已讓他的書法作品形成了自己獨特創(chuàng)作風格,他說以自己的書法創(chuàng)作水平,絕不會冒然以“書法家”自居,因為書法創(chuàng)作是非常嚴謹?shù)乃囆g,在當下盛行“書法家”的時候,王新選擇了退避一方,但他研習書法創(chuàng)作的精神卻一直被人嘖嘖稱是,王新執(zhí)著,執(zhí)著的是對藝術的恒久;王新有為,有為的是不忘一個藝術踐行者該追求的本質所在。

先鋒派作家王新在采風時留影
筆者在查閱王新先生百度資料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還是一所教育機構的客座教授,向來低調的他雖無從談起,但筆者覺得他能勝任,談到此,王新只是報以微微一笑,以一個文人的內斂,平靜地告訴筆者,現(xiàn)今社會,我們都需要提升自己,特別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我只想在走進每一個課時時告訴孩子們,人生不需要修飾,卻需要責任,他的全國藝術與人生的巡講就是針對這一方面展開的。
筆者視野中的王新先生,無愧學者的稱號、無愧藝術家的擔當,于藝術、于人品,他真的是有容乃大。
(作者李廣義系華夏文化傳媒網(wǎng)總編、臺灣好報河南中心主任,王大偉為中國時代藝術網(wǎng)總編、中國關公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王新簡介:
王新,筆名:谷豐。字東軒,號翰香居士,萬卷書齋主。先鋒派作家、書法家,著有小說、詩歌、散文,其中散文集《春之舞》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書法作品被國內友人及香港、臺灣、日本等藏家收藏。現(xiàn)任:《中國藝海網(wǎng)》總編、伯斯教育學院客座教授、《藝海潮音》(內刊)書總編、中國文化信息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研究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