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開鑼:年輕藝術家憑空而起
2015年藝術品春季拍賣在香港正式啟幕,蘇富比、保利、嘉德三劍客率先出招。作為風向標意義的香港春拍,基本上是給每一年的藝術市場定調。今年,這三家拍賣行各自的成交額比去年同期、去年秋拍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這表明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仍在探底,但谷底意味也越來越濃。
現(xiàn)當代藝術:
“天王”紛紛流拍
三家拍賣公司在香港既要維護國際戰(zhàn)略和視野,又要充分照顧中國人口味,畢竟,這個市場上,2/3客戶是華人。因此,香港蘇富比強項亞洲現(xiàn)當代藝術,其成交量僅6億港幣,而內(nèi)地客戶最喜歡的中國書畫成交量則達到4.7億元港幣,中國古董更達到7.7億元港幣。
在現(xiàn)當代藝術板塊,一些作品雖然拍出高價,卻引起一番爭議和疑惑。蘇富比拍場上吳冠中油畫《紅梅》以5800萬元成交,就有人表示疑惑,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吳冠中油畫并無太大美術史上的突破,藝術價值低于其名氣,這樣的價格令人捏把汗。
同樣,張曉剛等第一代中國當代藝術“天王”,如今都面臨乏人接力的窘境,今年春拍上,一批估價并不高的張曉剛、岳敏君、劉小東等“天王”的作品紛紛流拍。市場上,成交價格或許有假,但流拍卻很能說明問題。
年輕藝術家:
憑空拔地而起
中國當代藝術板塊本身正在進行著一場換籌運動,第一代“天王”因作品內(nèi)容雷同,符號化嚴重,引發(fā)審美疲勞,而市場推手則轉而制造新一代“天王”。比如這兩年風頭甚健的賈藹力,這位1979年出生的年輕藝術家,2006年前還毫無聲息,然后一上拍場就一鳴驚人,連奪天價。今春,香港蘇富比推出其三聯(lián)畫《早安,世界》,以1100萬元港幣落槌,此價格再次刷新其個人成交紀錄,也引發(fā)了一場對年輕當代藝術家的圍觀,而此次圍觀更由于雅昌藝術網(wǎng)的一次“操作失誤”—被懷疑提前半個小時準確報道了該作品的成交價—而將賈藹力再次狠狠地炒了一把。雖然到目前為止,圍觀者已經(jīng)散去,但年輕藝術家憑空拔地而起的市場操作手法,依然讓人放心不下。
大名頭:
藏家出價合理
張曉剛之類的“天王”頻頻流拍是因為審美疲勞,但趙無極、朱德群他們的風格更加固化,幾十年都同一副面孔,市場為何不疲勞?今春趙無極等名家依然屢有千萬元以上的成交,市場非常穩(wěn)健已成硬通貨。一位拍賣界人士表示,這批老一代大師的油畫作品經(jīng)過海內(nèi)外市場幾十年的消化,價位長期穩(wěn)步上升,不存在爆炒,所以即便如今市場總體不佳,他們?nèi)员憩F(xiàn)穩(wěn)健。
另一個原因,也說明當今市場中,由于連年疲軟,投機資金已經(jīng)被大量擠出,場內(nèi)剩下的客戶,心態(tài)大多沉穩(wěn),購藏十分理性。
比如對于一些非常熱門的大名家,藏家已不再盲目看重名頭,而是根據(jù)具體畫作具體分析,給出的價格也非常理性。比如張大千,保利香港上拍一張近30平尺的巨作,市場上從未出現(xiàn)過,估價低,最后翻了好幾倍,成交價為900多萬元港幣,但單價也遠低于其市場平均價。嘉德香港上拍一幅張大千《擬石溪溪山留客圖》,創(chuàng)作于1948年,為當年“張大千近作展”的展品,這樣一幅市場熱門的作品拍出1725萬元港幣,遠比2011年市場高峰時便宜。
“任性哥”:
出手絕非任性
收藏大鱷劉益謙依然“任性”,此番香港之行在蘇富比一天就花了2個億。他在蘇富比拍了4件林風眠作品、一件清乾隆黃地洋彩雙耳瓶(4400萬元港幣)、“宋代官窯八方瓶”(1.139億元港幣)等。買到宋代官窯八方瓶后,他忍不住跟香港超級大藏家張宗憲先生一起分別與瓶子親密合影。劉益謙說,黃地洋彩雙耳瓶去年歐洲賣出6500萬元人民幣,如今便宜很多。
另外,劉益謙還在香港保利以880萬元港幣拍得林風眠《寶蓮燈》,之后他免不了比較一番,認為這幅畫與即將在今年5月佳士得上拍的畢加索油畫《阿爾及爾女人》 在理念和筆觸上有得一拼,但后者估價1.4億美元,成交的話至少10個億?磥“任性哥”還真不是隨便任性的。
二三線名家:
吳大徵快速上升
由于名家資源已基本被開掘殆盡,市場里的行家開始轉而挖掘二三線名家。在他們看來,當年畫壇齊名或水準差不多的,只是因為不善炒作、歷史湮滅等因素,如今價位遠遠落后的二三線名家,具有很大的收藏潛力。
晚清金石大家、吳湖帆的祖父吳大徵的近期價位就有明顯上升,保利香港此次春拍吳大徵《篆書冊頁》,38萬港元起拍,經(jīng)十幾輪激烈競價,以236萬港元成交,超過估價6倍多。香港蘇富比今春也拍了一件吳大徵《篆書九言聯(lián)》,是吳寫給袁世凱之子袁克文的,以20萬港元起拍,直到440萬港元才落槌,加傭金536萬港元,超估價10多倍多。嘉德香港春拍推出民國第一代留洋畫家王濟遠的作品專場,百分之百成交。
這些都說明,經(jīng)過幾年淘洗,藝術市場的投機客多半已出局,行家從畫史和收藏價值入手,理性分析判斷,讓該漲的漲上來,該跌的跌下去。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