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原家譜展評暨姓氏文化產(chǎn)品交流大會在鄭州舉行
核心提示:河南電視臺大象網(wǎng)訊(記者李曉亮 李夢 董小天報道)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姓氏委員會主辦,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承辦的第二屆中原家譜展評暨姓氏文化產(chǎn)品交流大會在鄭州市隆重舉行。來自全國21個省市區(qū)的300多名家譜主編、家譜研究專家、姓氏文化研...
河南電視臺大象網(wǎng)訊(記者李曉亮 李夢 董小天報道)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姓氏委員會主辦,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承辦的第二屆中原家譜展評暨姓氏文化產(chǎn)品交流大會在鄭州市隆重舉行。來自全國21個省市區(qū)的300多名家譜主編、家譜研究專家、姓氏文化研究專家以及家譜愛好者參加大會。


29日下午,千余部新、老家譜集中展出,先后有24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姓氏宗親代表捧著自己宗族的家譜如數(shù)家珍般的敘說著家譜的年代、來源和編修特點。

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衛(wèi)紹生,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王大良,鄭州大學教授趙長海,國家圖書館分館原副館長孫學蕾,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寧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參選家譜進行精彩點評。
30日上午,家譜文化主題論壇召開。河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劉富民,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處長徐玉清,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新斌、林堅,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喬,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建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會長魏懷習,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中央姓氏宗親文化調(diào)研組組長聶振強以及王大良、孫學蕾等專家學者嘉賓出席。
會上,劉富民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李立新、王大良、聶振強等專家先后做了主題發(fā)言。隨后,魏懷習對家譜委員會的工作進行了匯報和展望,并呼吁說:“有譜之人來擺譜,每年十月大聚會”。
李立新在發(fā)言中指出,本屆中原家譜展評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外省參展的家譜明顯增多,二是增加了姓氏文化產(chǎn)品的展覽,顯示出中原家譜展評在不斷提升和完善,影響力在逐漸積累和放大,品牌效應正逐步形成。“年年來擺譜,相聚在中原”將成為河南民間的一道文化大餐。
張新斌在總結發(fā)言中講到,本屆中原家譜展評是河南省從去年開始進行的第二屆家譜展評活動,是河南姓氏文化研究會的一項特色項目,已經(jīng)由河南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在全國的家譜展評活動中居于重要地位。

本次活動中,參展家譜共計1230部2800多冊。其中,參評家譜187部306冊,捐贈家譜460部1033冊。據(jù)了解,會議以“自評+專家點評”的方式評選出最古家譜獎、最佳內(nèi)容獎、最佳編修獎、最佳體例獎、最多世系獎、最多名人獎、最佳印刷獎、最多參展獎、最多收藏獎、捐贈貢獻獎、最佳組織獎、最佳傳承獎、最具特色獎等十三個獎項(獲獎名單見后)

同時姓氏文化產(chǎn)品企業(yè)的代表在會議現(xiàn)場還開展了宣講和交流活動。其中“鄭州百家姓酒業(yè)”馮海軍董事長介紹了百家姓宗親酒與姓氏文化相結合的意義,精彩的發(fā)言得到了與會者的認可,并報以熱烈的掌聲。會場上獨特的姓氏文化產(chǎn)品也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愛。

家譜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發(fā)明,是中華民族血脈、情感、文化傳承的良好平臺;姓氏文化產(chǎn)品是當前宗親聯(lián)誼活動中儀式與形式的承載方式之一,是姓氏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此次大會的召開對家譜編修質(zhì)量的提高、家譜數(shù)字化的推廣、家譜文化的與時俱進以及對姓氏文化產(chǎn)品的發(fā)展、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更好滿足都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和積極意義。
附獲獎名單:
最古家譜特等獎 《浙江永康應氏族譜》
最古家譜一等獎 新密五里店《朱氏家譜》、河南郾城《楊氏宗譜》
最古家譜優(yōu)秀獎 江西省《雷氏大成宗譜》、河南商丘《商邑楊氏家譜》
最佳內(nèi)容特等獎 《中華帥氏宗譜(三十八卷)》
最佳內(nèi)容一等獎 山東《齊魯匯譜》、鄭州侯寨《牛氏族譜》
最佳內(nèi)容優(yōu)秀獎 洛陽《倪氏族譜》、廣東《黃氏總譜·宗祠篇》
最佳編修特等獎 《中華高姓大宗譜·總譜卷》
最佳編修一等獎 《鄄鄆鉅汶沛濮清范內(nèi)莘邢氏族譜》、河南固始《中華吳氏大統(tǒng)宗譜》
最佳編修優(yōu)秀獎 《中華吳氏大統(tǒng)譜鞏義分卷》《中華高姓大通譜·湖南分譜》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陶思浩王氏家譜》、《西平大 九張氏家譜》
最佳體例特等獎 《中華尹氏通志·湖南懷化分志》
最佳體例一等獎 《淅川楊氏總譜》第一卷、江西上饒玉山《陳留謝氏宗譜》
最佳體例優(yōu)秀獎 湖南辰溪縣《京兆·米氏族譜》、民權《王崗王氏家譜》、《河南省許氏大宗譜》
最多世系特等獎 《中原雷氏通譜》
最多世系一等獎 《中華丁氏總譜》、《義門陳氏光遠堂譜牒輯注》
最多名人特等獎 《中華裴氏宗譜》
最多名人一等獎 《明·周定王朱棣宗譜》、《宛北熊氏族譜》
最佳印刷特等獎 河南西平《楊氏家譜(四知堂)》
最佳印刷一等獎 河南原陽《董氏族譜》、《華夏熊氏通譜(河南第一卷)》
最多參展特等獎 平頂山市姓氏文化研究會
最多收藏特等獎 穆榮海先生
捐贈貢獻特等獎 《世界許氏大宗總譜》
捐贈貢獻一等獎 信陽市姓氏文化研究會
最佳組織特等獎 華夏茹氏文化研究會會長茹炳勤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楊姓委員會
最佳組織一等獎 河南省楊氏宗親聯(lián)誼總會、三槐堂王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氏研究》主編王朝利
最佳傳承特等獎 《西河九龍族譜》(林氏)
最佳傳承一等獎 河南新鄭《岳飛后裔家譜》、河南溫縣《吳氏延陵宗譜》
最佳傳承優(yōu)秀獎 洛陽潘寨《牛氏家譜》、河南洛陽《爨氏家譜》
最具特色特等獎 廣西《賀州葉氏通譜》
最具特色一等獎 河南新密《馬圈王》三字譜、《基因家譜(曹氏)》
最具特色優(yōu)秀獎 《安徽壽州牛氏宗譜》、江西永新《花園系牛氏五修族譜》
責任編輯;上官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