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來源:翰墨網 編輯:lipengxl 時間:2017-03-22 22:43:54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中國畫”是個專有名詞。對于“西畫”來說,它是繪畫的另一類別。以國別和媒介來界定作品種類的時代早已過去,特別是當代藝術作品都將被置于同一語境下來進行評說。中國畫也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將同其它門類的藝術作品一樣,無法擺脫歷史和時間長河的左右,隨著時代的演變而產生出諸多以地域劃分的流派。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在繪畫技法和表現題材上獨具特點的“長安畫派”,就是立足于長安(西安)而創(chuàng)生的一個中國畫流派,以描繪北方風物見長。綜觀長安畫派繼承者的藝術作品(老,中,青三代),“勾”“皴”“點”“染”的傳統技法依然在起主導作用,表現題材也以描繪陜西風土人情而與其它畫派形成明顯區(qū)別。色彩表現以墨色為主兼施淡彩。但在石魯等人的作品中很早就出現了重彩表現。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中國畫運用重彩始于唐宋,現代美術教育又對日本巖彩繪畫(日本畫)進行導入,使重彩繪畫跨越時代而至今猶存。寫意重彩畫的近代雖有海派和嶺南畫派稱雄,又有張大千,何海霞等大家的努力,以及現今活躍于中國畫壇的諸位藝術家的大力推廣,但如果只談重彩寫意山水,那么連潤升先生的山水畫可謂獨樹一幟。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藝術風格是指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成果中所表現出的格調特色,其形成首先在于對傳統藝術的學習和積累。通過在長期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領悟,得以發(fā)新芽,開新花。長期生活在陜西,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的他依然屬于長安畫派一員。在離開學院之后的日子里,先生上朔唐宋,從唐墓壁畫和“二米”入手,得益于對“四王”——婁東派和虞山派的學習。研究成果多展現于作品構圖和用筆用墨之上。此乃“一手伸向傳統”的寫照。那么先生在創(chuàng)作上“一手伸向生活”的結果是什么呢?其實就是畫面用色飽和度非常高。補色并置且數層疊加。 這也是澄城面花,澄城刺繡等民間藝術的用色特點。先生就是陜西澄城人氏,民間藝術的精華被他了無痕跡的融入了自己的用色體系,這是他向生活求索的結果。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近來得觀先生新作,在傳統的筆墨功夫上而重色彩。畫面色彩經過多次渲染,形成了濃艷而不浮躁的氛圍。色層薄厚相間,借鑒水彩和油畫技法,使得色彩有了“深呼吸”,將山水畫的“三遠”通過色彩的薄厚、冷暖加以表現。色覺差異使局部留白呈現灰色,使畫面色階在得以豐富的同時,表現出對“氣韻生動”這一中國畫基本理念的固守。

彩樂華章--品讀連潤升中國畫作品
連先生以獨特審美意識,體驗,把山水的特質,化物象為情緒,化心象為意境,別具新意地表現了大自然生命原生之美,博大之美,雄奇之美,樸茂之美和籟之美給人以強烈視覺沖擊力和心靈的震撼。這使得我更加地關注先生在未來創(chuàng)作中的發(fā)展,我深信有更多的朋友和我一樣祈盼先生創(chuàng)作出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不同于自己的藝術成就。對此,我充滿了期待! 文/孟 樑
責任編輯;上官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