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希特否認他早年西德時期作品 藏家們該如何應對
德國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從他的作品全集中刪除了多幅早期作品 圖片:Deutsch-Perfekt
當代德國最重要的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生平作品目錄(catalogue raisonné),已完整...
美國歸還法國畢加索被盜名畫
新華社照片,華盛頓,2015年8月13日
8月13日,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法國大使館,記者拍攝畢加索名畫《理發(fā)師》。
當日,美國入境和海關執(zhí)法局將2014年12月在新澤西州紐瓦克查獲的畢加索名畫《理發(fā)師》歸還法國...
英國藝術家指克拉瑪依油泡雕塑涉嫌抄襲
由不銹鋼制成的“大油泡”主體及部分“小油泡”日前在新疆克拉瑪依基本安裝完畢。
位于芝加哥心千禧公園里的“豆子”(The Bean)是游客最喜歡自拍的地方。
英媒稱,英國藝術家阿尼什·卡普爾(Anish Kap...
全球經(jīng)典展覽回顧:波士頓美術館葛飾北齋作品展
《神奈川沖浪里》(Kanagawa-oki nami-ura),又名《巨浪》,出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
(Fugaku sanjûrokkei) 藝術家:葛飾北齋(日本, 1760–1849) 年份:約1830-31年(Tenpô 1–2) 類...
拉斐爾肖像畫將首次亮相美國
日前,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 (Cincinnati Art Museum)和舊金山美術博物館(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宣布將分別于2015年10月3日至2016年6月3日和2016年1月19日至4月10日舉辦《崇高美:拉斐爾的‘抱著獨角獸...
一截樹枝欲以14萬元起拍 經(jīng)達達主義雕刻家涂色
一截樹枝欲以14萬元起拍
一截樹枝,經(jīng)德國達達主義雕刻家?guī)鞝柼?middot;施維特斯涂了幾筆,就準備以十幾萬人民幣起價競拍。
施維特斯出生于德國,20世紀30年代逃至英國坎布里亞郡度過余生。40年代后期,他撿...
英國畫家用鉛筆描繪中國 如照片般逼真
一位老婦人坐在橋邊微笑(網(wǎng)頁截圖)
一位老人坐在陽朔的街邊休息(網(wǎng)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jù)《每日郵報》8月9日報道,一位來自英國格拉斯哥的畫家保 羅·卡登(Paul Cadden)近日游歷中國,用他的畫筆記...
守護藝術寶藏英博物館再打勝仗
威廉·透納《牛津高街》表現(xiàn)了1810年的城市街景
日前,英國牛津大學的阿什莫林博物館為了留住英國國寶級畫家透納描繪的牛津街景杰作,面向社會開展了公開募資活動。4周后,在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阿什莫...
史努比博物館即將登陸東京
東京史努比博物館的效果圖 圖片:courtesy the Snoopy Museum Tokyo
1968年7月31日,富蘭克林首次在《花生》漫畫系列中登場 圖片:Charles Schulz
史努比:花生漫畫大電影》正式版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
韓國國家現(xiàn)當代藝術博物館公開招募館長
日前,韓國人力管理部與韓國文化、體育和旅游部聯(lián)合發(fā)出公開啟示,為韓國國家現(xiàn)當代藝術博物館(MMCA)招募館長,鼓勵有才之士應聘。
韓國國家現(xiàn)當代藝術博物館建于1969年,自創(chuàng)建之日起就在韓國當代藝術史上扮演著重...
攝影師環(huán)球拍攝野生動物日常生活瞬間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7月30日報道,南非攝影師西沃(Wim van den Heever)在日本、博茲瓦納、斯瓦爾巴特群島等地旅行期間,拍攝了一系列反映野生動物日常生活的照片。
43歲的西沃從小就熱衷于拍攝野...
西方博物館收藏非法文物面臨更大壓力
位于意大利都靈的埃及博物館是一家研究埃及考古學與人類學的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埃及文物收藏之一,藏品多達3萬多件。
美國博物館將文物“歸還”至原屬國的案例每月都會發(fā)生。今年5月下旬,意大利當局...
5萬朵鮮花拼成梵高自畫像 紀念其逝世125周年
7月30日,一名參觀者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欣賞用鮮花組成的梵高畫像。 7月29日是著名荷蘭畫家梵高逝世125周年紀念日。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人們用5萬多朵鮮花制作了一幅高8米的梵高像,以紀念這位藝術大...
印度文物跨國走私網(wǎng)揭秘:幾乎一個地下蘇富比
印度文物跨國走私網(wǎng)揭秘:幾乎一個地下蘇富比
Subhash Kapoor, 走私文物的嫌疑犯,圖片來自紐約海報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三層一個小小的畫廊里,大約30位嘉賓正在享受春卷...
藝術家諷刺安倍 作品慘遭下架
據(jù)新華社7月29日電 日本知名當代藝術家會田誠創(chuàng)作的一件影像裝置作品因諷刺首相安倍晉三的歷史觀,近日慘遭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下架”。
按會田的說法,作品下架的真正原因是背后有東京市政府的干涉和介入,牽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