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日漸式微 與藝術品電商020的聯姻能否逆襲
在拍賣市場沒有走紅以前,畫廊也曾是“一統(tǒng)”藝術市場的霸主。因為單一的購買渠道和經營渠道,當時的作品價格差異起伏不大,也沒有像如今五花八門的炒價和營銷策略,價格和作品都是實打實的銷售。但隨著拍賣行逐漸發(fā)展崛起,成為藝術市場流通藝術品的最主要渠道,畫廊發(fā)展日漸式微。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國內畫廊其實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即使有過曇花一現但也是“走馬觀花”過目就忘的存在,早前畫廊趨于拍賣行之下,如今互聯網的發(fā)展又使得藝術品電商新軍力量蓬勃發(fā)展,畫廊可謂是腹背受敵,舉步維艱。

畫廊不敵拍賣行,聯手藝術品電商開啟O2O戰(zhàn)略合作模式
在正規(guī)的拍賣會上,拍賣場上的每一筆作品交易都明確的記錄。這是拍賣行所有的優(yōu)勢,再者每一個拍賣行都有雄厚的資金以及對行業(yè)市場的掌控力,如保利、翰海、蘇富比等這樣的拍賣公司每一作品的交易都能引起行業(yè)和媒體的關注,這不僅有利于作品的宣傳更是無形中提高了作品的價值。反觀畫廊,每一筆交易無法明確查到根源以及輾轉不同買家、藏家的記錄,也無法明確摸透如今藝術品市場價格等等的因素都促使了畫廊的轉型勢在必行。
翰墨千秋藝術交易中心今年11月新版改版上線,以移動互聯網結合傳統(tǒng)藝術品,開啟線上線下O2O戰(zhàn)略合作模式,藝術品不再只是局限于單一的流通渠道。翰墨千秋藝術交易中心打破了傳統(tǒng)畫廊的合作模式,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優(yōu)勢,以平臺大面積的傳播性和密集性為畫廊展銷藝術作品,并以圖片、文字等內容豐富藝術品訊息,以便藏家、買家全方位了解,并且能夠對接具有一定消費能力以及較高藝術欣賞水平的中高層人群。

藝術品電商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為畫廊打造品牌效應
一間好的畫廊除開能夠挖掘好的藝術家,擁有高質量高水準的作品以外,強大的宣傳以及能夠快速植入消費者心中的品牌效益也是必備條件之一。翰墨千秋藝術交易中心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傳播優(yōu)勢,提出全新的機會營銷主義,讓畫廊、藝術機構也能成為代理中心體,既是生產商又是消費者。不僅將“畫廊”概念全面具體化,還能增加畫廊在藏家、買家心中的公信力,與藝術品電商線上線下共同發(fā)展的新模式,利用互聯網的傳播面積迅速植入品牌宣傳力度,將畫廊以三維空間的形式完全呈現于藏家、買家面前。
聯合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畫廊能為藝術市場帶來新的發(fā)展渠道
畫廊“慧眼識英雄”尋覓有潛力的藝術家,加上藝術品電商的線上強勢宣傳效果,兩者優(yōu)勢的互補,既能填補畫廊宣傳弱勢又能增加畫廊自身品牌的宣傳力度,拍賣行最大的漏洞在于忽略了中低層消費人群,當收藏群體逐漸擴大乃至水準不斷進步,拍賣行這種依靠“有錢人”純利益運作的畫家和作品則不能夠再滿足其余消費群體的需求,畫廊的重要性便會逐漸凸顯。藝術品電商的發(fā)展則是以中低層消費群體為主要目標,與畫廊目前進退兩難的局面有根本上的一致,兩者的結合勢必能為藝術市場帶來不一樣的發(fā)展前景。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大美阜陽”阜陽市美術書法作品晉京展將于16日北京開幕
- ·下一篇文章:于江為徐邦達夫人滕芳女士創(chuàng)作光影平面油畫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