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非遺 紹興趙氏銅雕大型手工鑿刻《越王凱旋圖》創(chuàng)作完成
“7·15”紹興古城保護日前夕,紹興銅雕藝人趙秀林、趙剛老師歷時三個月,創(chuàng)作完成了大型手工鑿刻銅雕《越王凱旋圖》。
該作品尺寸為72cm*161cm*2cm,黃銅材質(zhì),重量為30kg。
作品采用浙江省非遺項目“紹興銅雕”傳統(tǒng)鑿刻工藝,以“越王勾踐凱旋歸來”為創(chuàng)作主題,畫面中央,越王勾踐屹立戰(zhàn)車之上,左手握拳,配劍懸于腰間,影間流淌著冷峻光澤,盡顯洗雪國恥后的威嚴氣魄。身后凱旋之師陣列齊整,戰(zhàn)旗獵獵,矛戟如林,每一處甲胄紋路、每一根飄動纓穗,皆由匠人憑借鑿刻技法,在黃銅的肌理中雕琢出層次分明的浮雕效果,方寸之間,竟仿佛可聞金戈碰撞之聲、千軍踏地之響。作者以《史記·項羽本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為落款,將傳統(tǒng)詩、書、畫自然融入作品中。
作品以黃銅為紙、鑿刀為筆,深植于越地文化沃土,生動再現(xiàn)了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后,那場驚心動魄的復(fù)仇之戰(zhàn)與榮歸故里的歷史瞬間。它不僅是對古老銅雕技藝的虔誠傳承,更是將銅的堅韌與古越先民不屈的魂魄融合為一,讓冰冷的金屬承載起澎湃的民族記憶。
這幅《越王凱旋圖》不僅是一件銅雕,更是銅鑿刻打出的不朽史詩,讓一段鐵血崢嶸的歷史在金屬的永恒中復(fù)活,讓銅開口講述我們血脈深處那個關(guān)于堅韌與勝利的古老故事。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