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遇知音 紅色照金傳佳話
2023年5月23日,在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照金紀念館的廣場上舉行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圖書捐贈儀式,著名畫家梁耘先生將自己最新出版的《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畫集·梁耘》捐贈給了照金景區(qū)管委會。
梁耘先生為贈書簽名
梁耘為陜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名譽主席、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中心特聘研究員,由于身體原因,梁耘先生委托劉朝琿(中國藝術經(jīng)濟研究院研究員、藝術金融博士)、趙劍武(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中心辦公室副主任)等人幫他完成了捐贈。
劉朝琿(中)代表梁耘向照金景區(qū)管委會工作人員贈送圖書
梁耘在致謝信中寫道:照金,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也是一塊紅色沃土,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jīng)在這里浴血奮戰(zhàn)過。作為一個畫家,與照金的山水結下不解之緣,我深感自豪和榮幸。
趙劍武(右二)與同行的新聞記者及照金景區(qū)管委會工作人員
據(jù)了解,梁耘先生是陜西蒲城人,1970年從西安美術學院畢業(yè),先后在銅川市歌舞劇院、陳爐陶瓷廠、輕工局和市文化宮工作了二十五年。梁耘介紹說,他的繪畫基礎是在銅川打下的,他繪畫的根在銅川。上個世紀八十年末,梁耘根據(jù)朋友介紹,獨自來到照金寫生,他一下子就被照金雄奇險峻的自然地貌吸引住了。一天早上,外面下起了鵝毛大雪,迷迷茫茫的,啥也看不見。雪停了以后,望著眼前的景色,他差點喊出來,這不就是范寬的《雪景寒林圖》嗎?據(jù)梁耘自述,這次寫生后,他又多次到照金寫生創(chuàng)作,并根據(jù)范寬的《雪景寒林圖》及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圖》等,分析對比了終南山與照金山脈的自然景觀和風俗習慣,發(fā)表了論文《<溪山行旅圖>與照金山脈》,指出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取材于照金的山水,該論文成為中國美術史上研究范寬的一個重要的成果。
梁耘表示,他雖然已離開銅川多年,但一直沒有忘記銅川,尤其是照金的山山水水,并以照金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山水畫作品。如今,看到照金的巨大變化,“溪山行旅、紅色照金”已經(jīng)成為照金的宣傳口號,他由衷的高興和欣慰。在新書出版之際,他愿意將自己的作品集捐贈給照金景區(qū)管委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宣傳照金出一點力。梁耘希望在身體條件允許時,再次到照金來寫生創(chuàng)作,繼續(xù)用自己的畫筆描寫照金的山水,書寫照金精神。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遼,陜西省山水畫研究會主席解安寧專門發(fā)來賀信,表示希望加強與照金景區(qū)管委會的合作交流,將照金景區(qū)作為重要的寫生創(chuàng)作基地,組織鼓勵藝術家們堅持“二為”、“雙百”方針,不忘初心,深入生活,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杜尚儒)
部分資料照片(視頻)由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牛涇民提供
新聞圖片由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新西部》記者莊賢鋒提供
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