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則鳴 向暖而生——沉痛悼念著名作家李鳴生老師
從李鳴生老師的微信里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時,已是17日吃晚飯的時候了。由于這幾天我感染了新冠肺炎,而且正值病情最難受的時候,幾乎全天躺在床上,很少翻看手機。甫一看到消息(消息是他兒子用他的微信發(fā)的訃告),簡直是晴天霹靂,心情一如這冰冷的寒冬,脾氣也暴躁到了極點,摔掉手機,掀翻妻子精心準備的飯菜,捶頭頓足道:“這么多年,總是說等疫情過后就到北京看他,沒想到卻是這個結果……”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雪上加霜,心情壞到極點,當夜通宵未眠;叵肱c他交往的點點滴滴,肝膽欲裂,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
我認識李鳴生老師具體是什么時間已記不得很清楚了。只隱約記得,好像是《中國作家》一次研討會上,應該是他勢頭最旺的時候。當時,他已先后獲得二十多項文學大獎,是名副其實的獲獎專業(yè)戶。我對他的印象如蔣老師所說的一樣:“在我的印象中,李鳴生老師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完全沒有一點著名作家的樣子。”
可能由于大家都是四川老鄉(xiāng)的緣故,對他第一印象很不錯。但我這人生來心怯,歷來怕與大官、大師交往,彼此當時留下聯(lián)系方式后卻很少聯(lián)系。時間久了,還是從與他少許的交往中,發(fā)現(xiàn)他名氣雖大,可完全沒有一點架子。不像有的作家,稍微得個什么獎,就一幅派頭十足的樣子。還從不少作家朋友那兒得知:他一直致力于幫助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盡其所能地向他們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奔走呼號,甚至出錢出力……如此種種,他成了一位我內心十分敬重的作家。
與李鳴生老師真正聯(lián)系頻繁還是去年以來的事情。大致去年10月份,突然收到多年沒聯(lián)系的李鳴生老師的短信,他讓我寄一本拙作《晏陽初》。當時讓還有點小激動:一則《晏陽初》一書出版不到一個月,李鳴生老師就關注到了;二則他這樣一個報告文學泰斗級人物親自索要,說明《晏陽初》一書的功夫沒有白費。于是我高興地添加了微信。從此,就在微信上有了互動,大多是我發(fā)給他不少有關媒體刊發(fā)《晏陽初》評論和報道,還有一些問候。
今年3月15日,他微信我說:“苗勇早上好!你的作品可讓出版社申報魯迅文學獎。”隨即發(fā)給我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參評作品征集公告。
魯迅文學獎是文學界的最高榮譽,我底氣有點不足,怕丟人現(xiàn)眼。他鼓勵說,“爭取爭取,沒啥”。
我想李老師都獲得過三次魯迅文學獎(第一屆、第二屆和第四屆),他都讓申報,說不定還有點戲。于是,我便請出版《晏陽初》的人民東方出版社以及我所在的四川作家協(xié)會申報,兩家單位都很看好,上報時都排在第一。
期間,我和李鳴生老師還在微信上多次討論。我說:“現(xiàn)在獲獎作品大多是’又紅又專’,特別是報告文學……”說到底,我還是心中沒底。
他說:“又紅又專還好,大多是雖紅不專。你的創(chuàng)作路子和方向是正確的,堅持下去,問心無愧,無愧于歷史,亦無愧于自己”。
他補充道:“全國的作品很多,但不少都是跟風的作品,競爭可能會激烈。”
不出所料,魯獎評選結果出來后,《晏陽初》名落孫山。得知結果后,他安慰我說:“因評委中大多是熟人,只好委婉的批評一下,同時也亮明我的立場觀點!大家知道,我是很少給一部作品好評的”。“不過你也要理解,那么多作品看都看不過來,每次漏下好作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知道這是安慰的話。不過他的這句:“魯獎已經(jīng)不姓魯了,不必在意!”值得我們深思。
想起這一切,更感知李鳴生老師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報告文學界的良心。對我而言,他更是負書籍跋涉而來,欣逢靄靄春風,正擬長期益我輩;握巨筆逍遙以去,愁煞茫茫泉路,更從何處覓吾師。
仔細回想起最近一段時間的點點滴滴,現(xiàn)在想來,我真是一個馬大哈。最近幾次給李老師的問候短信他都很少回,偶爾一兩次的回復也是“我在輸液,不方便。”現(xiàn)在才知道,他已經(jīng)與癌癥斗爭7年,就是在生命最后,他在關心和思考文學,這是對文學的多么癡謎,對晚輩多么的呵護,又是對生命和生活有著多么驚人的毅力與樂觀啊!
如今,李鳴生先生已駕鶴西去,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學遺產(chǎn)。文學生命永存、藝術力量常青,恩師的音容笑貌永留人間。
(作者:苗勇,系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新聞鏈接:
李鳴生,當代著名作家。1956年出生于四川簡陽,現(xiàn)居北京。魯迅文學獎”三連冠得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 ,中國作協(xié)報告文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首席紀實作家,被文學界譽為“中國航天文學第一人”“繼徐遲之后中國第二個寫科技題材的佼佼者”,被網(wǎng)民稱為“最有良知的作家”。他的“航天七部曲”等長篇報告文學在海內外影響廣泛,十余次榮膺全國性大獎。其中:《飛向太空港》獲1990-1991年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和中國改革開放30年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澳星風險發(fā)射》獲1992-1993年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走出地球村》獲第一屆魯迅文學獎;《中國863》獲中國圖書獎、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和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震中在人心》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天路迢迢》和《千古一夢》分別獲中宣部第五屆、第十一屆“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大事》獲中國報告文學首屆“正泰杯”大獎。多部作品收入《共和國作家文庫》《中國報告文學精品文庫》。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