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祝揚州市廣陵文聯(lián)原主席薛增龍老師書法個展圓滿成功!
藝心向黨,喜迎七一
——預祝揚州市廣陵文聯(lián)原主席薛增龍老師書法個展圓滿成功!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這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在全世界華人中家喻戶曉。
而鸛雀樓卻是山西運城的一大標志,運城舊稱河東。運城位于山西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毗鄰,西、南分別與陜西渭南、河南三門峽隔黃河相望。
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
中國首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里誕生。
在這塊風水寶地誕生了春秋商人猗頓、東漢末年名將關羽、初唐詩人王勃、中唐文人柳宗元、史學大家司馬光、戲曲名家關漢卿等文武俊秀,聞喜裴氏家族曾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形成了關公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德孝文化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我們在這里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來自山西運城長年在淮左名都揚州城工作生活的優(yōu)秀干部,書法名家,揚州市廣陵文聯(lián)原主席薛增龍老師。
薛增龍老師簡介:
薛增龍,1964年生,山西運城人,書法愛好者,幼年因家中建房寫上梁吉語愛上書法,但五十歲前基本是硬筆字,偶爾拿毛筆練練書法。
50歲后薛增龍老師開始從歐陽詢的《九成宮》,王羲之的《圣教序》,孫過庭的《書譜》入手,正式進入書法學習階段。
薛增龍老師認為生命就是消耗時間的過程,人生的上半場把時間消耗在學習和事業(yè)上,下半場就要消耗在自己選定的發(fā)自內心喜歡的事情上,因此選定書法作為終身愛好并全力以赴研究臨習,臨池不輟,探尋法度,不竭追求入古出新、遲澀飛動。他大膽創(chuàng)新,書體個性沉穩(wěn)與飄逸并舉,作品呈現(xiàn)大觀大氣大真的個人風格!
在工作生活 期間為東關街的武當行宮大殿書寫了“神恩浩蕩”,書寫了“揚州人才公園”,“沙頭小夾江生態(tài)公園”,“顧業(yè)生態(tài)公園”,幾個私家園林書寫了園名。
薛老師對于書法有著獨到的理解:書法是瞬間藝術,但書法可凝聚成永恒。書法最難的是入門,入門就登高山,好不容易爬到山頂,推開門一看,書法世界原來是汪洋大海,自己只是一粒小水滴。
50歲拿起毛筆的薛老師,深知自己半路出家,在寫出有力量感和意韻的線條上,在因勢生形,寫出草情草意上,包括自己精準臨摹和創(chuàng)作能力都有很大差距,故而他更是謙虛好學,在名家的指導下,深入研究黃庭堅、懷素大草,同時不斷提升篆隸楷行草綜合水平。
薛老師除了工作,業(yè)余時間多是在書寫中度過,他每天居然能夠花十小時以上臨習書法,幾乎達到了聞雞起舞、廢寢忘食之境界。
技近乎道,書中有道,墨中有品。薛老師幾十年如一日追求著筆走龍蛇,墨舞人生的境界。
中國詩詞協(xié)會主席周文彰與薛增龍老師在一起。
中書協(xié)邵志軍主任與薛增龍老師相見歡。
省文聯(lián)副主席劉旭東與薛增龍老師書畫展中合影。
薛增龍老師公園景點所提字作品欣賞:
薛增龍老師工作生活風采錄:
薛增龍老師現(xiàn)任:
翰林院美術館江蘇館榮譽顧問,
物華天寶藝術推廣中心顧問。
揚州市廣陵文聯(lián)原主席。
河東藏龍聚才子,
挑燈潑墨思古今。
淮左半世翰墨情,
大氣大真書人品。
琴蔓古麗(劉珺)預祝薛增龍老師書法作品展圓滿成功!
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上午9:30 在陳忠南藝術研究院舉辦薛增龍老師書法作品個展開幕式。
此次個展將向大家展示薛增龍老師近期創(chuàng)作的佳作五十多幅。
敬請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前來參觀指導,謝謝!
圖文編輯:
劉珺
中國翰林書畫院秘書長
物華天寶藝術推廣中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