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寺市場改造升級 瓷片交易進駐珠寶城
中國文物網(wǎng)訊 “不懂了吧,收整件兒瓷器都是從玩瓷片開始的。”報國寺市場的瓷片攤主丁先生對好奇的買家如是說。
報國寺收藏市場在北京收藏圈里向來以藏品親民著稱。而瓷片正可謂這個市場里的“親民大使”。瓷片的來源各式各樣,碗、盤子、甚至瓷瓶子上掉下來的都有。攤主的賣法也十分簡單:地上鋪一塊布,各式花樣的瓷片在布上撒開,買家路過隨便揀隨便看——遇到合適的拿起來直接和攤主說即可。
丁先生講,賣瓷片講究就是個入行練眼,學的是看瓷片上的花紋、字號和釉質(zhì),而且瓷片的缺口處,還可以看到瓷片缺口里的不同年代燒陶土的成色質(zhì)量。“挑整件可瓷器不能打開讓你看吧。”丁先生說道。
隨著報國寺市場的改造,瓷片收藏作為非紙品、錢幣類的“雜項”,大多數(shù)攤位搬離了報國寺市場。很多報國寺的瓷片攤主都選擇了搬到菜市口南大街的聚亨祥瑞珠寶城,丁先生也在這些遷走者的行列里。珠寶城對于原報國寺商戶定于2015年元旦開業(yè),經(jīng)營各類古瓷片,古玩雜項等。"報國寺90%以上的瓷片攤主都搬到了這里。"珠寶城管理方鄔總介紹,"主要集中在一樓大廳,讓大家在市場'淘寶'的感覺,并廷續(xù)周四、周六早市傳統(tǒng),。"
如今,丁先生在珠寶城那邊瓷片柜子已經(jīng)擺好了,今天來報國寺丁先生就是希望和熟人打個招呼,留點電話。“回頭來年徹底搬過去,也好讓客人來那邊找我。”(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