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30家巡展黑龍江暨荊桂秋藝術研討會紀要
宗旨:記錄時代印跡、打響藝術品牌
理念:共享共融共生共創(chuàng)共贏共榮
2017年巡展:成都、山東威海、太原、山西河曲、湖南湘潭、江蘇宜興、西寧
2018年巡展:浙江金華、浙江浦江、山東青州、天津、河北海興、大連、云南建水、河北深州、山東新泰、山東菏澤、廈門、福建大田、湖南株洲、廣西興業(yè)
2019年巡展:哈爾濱、濟南、太原······
主辦單位: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河北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東北網(wǎng)、黑龍江省圖書館、北京藝報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xié)辦單位:黑龍江省促進非公經(jīng)濟發(fā)展學會、中國藝術報道編輯部、藝術視野編輯部、美術名家編輯部、江蘇宜興杭中吉藝術館、福建省善福喜茶業(yè)有限公司
總策劃:劉振虎
展覽地點:黑龍江省圖書館
開幕時間:3月27日上午9點
展覽時間:3月27日到31日
研討會時間:3月27日上午10點
研討會地點:黑龍江省圖書館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
中國書畫30家巡展黑龍江暨荊桂秋藝術研討會紀要

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黑龍江省文聯(lián)、河北美術學院主辦,東北網(wǎng)、黑龍江省圖書館、北京藝報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黑龍江省促進非公經(jīng)濟發(fā)展學會、中國藝術報道編輯部、藝術視野編輯部、美術名家編輯部、江蘇宜興杭中吉藝術館、福建省善福喜茶業(yè)有限公司協(xié)辦的中國書畫30家巡展(以下簡稱“巡展”)黑龍江暨荊桂秋藝術研討會,于3月27日上午9點在黑龍江省圖書館開幕。此次活動由展覽、研討會、筆會、采風等部分組成,為廣大哈爾濱市民送來了豐富多彩的藝術盛宴。
“巡展”以藝術為橋梁,以書畫為紐帶,不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謳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抒寫中國夢的絢麗篇章。這次“巡展”走進黑龍江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指示進行實踐和助力,是黑龍江省促進文旅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家們的到來,為黑龍江的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鐫刻出最美的畫卷,充分展示黑龍江省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借助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向全世界呈現(xiàn)“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的精彩魅力。
此前,“巡展”先后在成都、山東威海、太原、山西河曲、湖南湘潭、江蘇宜興、西寧、浙江金華、浙江浦江、山東青州、天津、河北海興、大連、云南建水、河北深州、山東新泰、菏澤、廈門、福建大田、湖南株洲、廣西興業(yè)等21個城市舉辦,這是第22個城市。這次邀請的藝術家有(以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前后):陳恩惠、陳峰松、陳學良、董竟成、方鋼軍、馮聚成、郭正英、杭中吉、賀丹晨、荊桂秋、李兵、李廣南、李任孚、梁健、羅云、呂大江、孟旭耀、芮順淦、宋義文、孫成剛、孫建東、王志堅、蕭峻、徐豪、徐晉平、徐賢文、楊樂友、翟永華、張根虎、張海鴻、張家會、張克華、張學聰、趙金鵬等。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嘉賓有: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總編輯包臨軒,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何大為,黑龍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孫家?guī)r,黑龍江省畫院院長、黨組書記蓋景福,中國書畫三十家巡展總策劃劉振虎,參展藝術家代表、山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徐晉平,黑龍江省人大人事委原副主任向曉威,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編委、東北網(wǎng)總編輯陳寶林,哈爾濱市文明辦副主任于麗,黑龍江省圖書館館長高文華,黑龍江美術出版社社長周巍,黑龍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荊桂秋等。參加開幕式的參展書畫家還有陳恩惠、陳峰松、方鋼軍、馮聚成、杭中吉、賀丹晨、李廣南、李任孚、梁健、呂大江、孟旭耀、孫建東、王志堅、蕭峻、徐晉平、徐賢文、楊樂友、張海鴻、張家會等。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編委、東北網(wǎng)總編輯陳寶林,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何大為,中國書畫30家巡展總策劃劉振虎,參展藝術家代表、山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徐晉平,黑龍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荊桂秋先后致辭。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總編輯包臨軒宣布畫展開幕。開幕式由東北網(wǎng)副總編輯高長利主持。黑龍江省有關文化藝術部門代表,哈爾濱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以及新聞單位的朋友們出席開幕式。
當日上午10點在黑龍江省圖書館舉行荊桂秋藝術研討會,主要圍繞荊桂秋的藝術思想與理念、創(chuàng)作風格和筆墨精神,進行探析和解讀。研討會由中國書畫30家巡展總策劃劉振虎主持。著名藝術家徐晉平、孫建東、孟旭耀、賀丹晨、張海鴻、馮聚成、李任孚、王志堅、呂大江、徐賢文、蕭峻、楊樂友、方鋼軍、杭中吉、陳峰松、梁健、張家會、李廣南、陳恩惠等先后發(fā)言。哈爾濱市呼蘭區(qū)文化體育廣電旅游局黨委書記毛猛平、哈爾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劉迅、詩人趙亞東先后發(fā)言。最后荊桂秋回顧了自己藝術之路,分享了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歷程及所做的獨具特色的重點探索、收獲和感想。大家圍繞荊桂秋的藝術創(chuàng)作,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高度肯定和贊揚了荊桂秋的藝術成就,并提出了寶貴意見。荊桂秋作品生活氣息濃郁,文人畫意識強烈,呈現(xiàn)天真爛漫,生機勃勃的氣象。既有松動、流動、靈動的特點、又有鮮明、鮮活、愉悅的特征。大家還提出荊桂秋的作品注意畫面內容取舍,拉開墨色層次距離。

荊桂秋藝術研討會一

荊桂秋藝術研討會二
27日下午,書畫家們在哈爾濱桔子水晶酒店一樓舉辦書畫筆會及交流活動,用手中的筆、心中的情,反映社會生活、描繪時代風采,抒發(fā)黑土深情,以優(yōu)秀的書畫作品宣傳“北國好風光”,展示“龍江好形象”,讓創(chuàng)作和傳播、藝術與旅游實現(xiàn)共振、共融。大家創(chuàng)作共同合作三幅大畫,還有若干小品。
28日,書畫家們走進哈爾濱市呼蘭區(qū)蕭紅紀念館、蕭紅故居進行采風寫生,創(chuàng)作出14幅書畫墨寶,抒發(fā)了對女作家蕭紅的敬仰和熱愛,在呼蘭西崗公園欣賞具有四層樓高的仙人掌。呼蘭區(qū)副區(qū)長初凱、呼蘭區(qū)文體旅游局黨委書記毛猛平等領導陪同參觀。書畫家們還參觀圣索菲亞大教堂,游覽中央大街,來到松花江畔防洪紀念塔進行合影留念。這次展覽共展30多位藝術家100多幅作品,包括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展覽到3月31日結束。(文辰)

荊桂秋藝術研討會三

中國書畫30家巡展總策劃劉振虎主持:
荊桂秋作品生活氣息濃郁,文人畫意識強烈,呈現(xiàn)天真爛漫,生機勃勃的氣象。既有松動、流動、靈動的特點、又有鮮明、鮮活、愉悅的特征。荊桂秋的作品要注意畫面內容取舍,拉開墨色層次距離。希望大家踴躍發(fā)言,提出一些真知灼見。

山西美協(xié)副主席徐晉平發(fā)言:
荊桂秋先生的花鳥畫有很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眾多的花鳥畫中能夠一下子跳出,作為一個花鳥畫家是非常難得的,他的作品既有傳統(tǒng)筆墨,又有現(xiàn)代繪畫理念,從而打造出他自己的風格。他用筆極富抒寫性,每一筆都是寫出來的。而且用筆用墨用色都不俗,他無論畫什么,畫農村小景,或眾多小鳥等田園生活體裁,作品都透著一種蒼潤清雅的韻味,畫面色彩雖然很鮮艷,但富有清雅大氣之感,這一點很難得,而且用筆用墨不單純是一個技術問題,它實際上反映一個畫家全部修養(yǎng)和心理情感。所以,荊桂秋能夠在筆墨上以鮮艷而又清雅的方式來營造一個清雅的意境,這是他花鳥畫最突出的特色。

云南美協(xié)副主席孫建東發(fā)言:
認識荊桂秋先生是在多年前去內蒙古的采風活動上,當時就對他的作品非常關注。這次來到哈爾濱,參加荊桂秋作品研討會非常高興。對于他的作品我有以下體會:一,荊桂秋先生的作品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一個展覽中能夠讓人一眼看出來是他的作品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二,荊桂秋先生的作品是來自生活的,很接地氣,F(xiàn)在美術界有不少畫家只會閉門造車,只會臨摹前人的東西。但荊桂秋畫過大量的寫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也是我們在學院教學中反復向學生強調的。三,荊桂秋先生的花鳥畫有很強的文人畫筆墨工夫,用筆非常松動,一步到位,不作反復涂抹,用色也比較雅致,令人觀之賞心悅目。四,荊桂秋先生在黑龍江有很高知名度,對自己的宣傳也很到位,出過不少畫冊,作為著名畫家就應該讓社會和大眾了解你知道你,這也是大家應該向他學習的地方。荊桂秋先生的藝術道路還很長,作為花鳥畫同行,我們建議是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可適當多用一點重墨來強調一些關鍵的地方,可避免作品產生散或平的現(xiàn)象。

山西美協(xié)副主席孟旭耀發(fā)言:
荊桂秋的花鳥畫屬于文人藝術,他讓世俗的社會中,通過藝術提升人的品格和精神境界,達到對塵世的超脫。他的花鳥畫作品,有兩個特點。一,清新秀雅、浪漫天真,畫如其人。他的花鳥畫有一種視覺中的沖擊力,有如平靜的流淌的清泉,雖無喧嘩,徐徐飲之,沁人心脾。二,桂秋的花鳥畫具有一定的抒寫性,是一種真情的流露。在日常生活中他日復一日,研習筆墨,不僅熟悉筆法和技法。還體悟其中的氣息。氣息比技法更重要,也需要學養(yǎng),因為筆墨妙道神采為上。研習筆墨而身心皆修。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他的作品都是在生活中的不斷寫生得來的,是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的具體表現(xiàn),藝術作品并不是造化的簡單重現(xiàn),而是從藝術家心源中流露出的新創(chuàng)造。最后,我祝愿他在今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四川美協(xié)副主席賀丹晨發(fā)言:
畫如其人。觀荊先生的畫尤如觀其人:北方漢子的體態(tài),南方人的細膩。荊先生走的是一條文人畫的路,詩書畫印俱全,他的作品有惲壽平、虛谷等先輩們的印痕。也有著自己明確的探索,如對色彩運用及對生活細節(jié)的點滴紀錄。已形成了自己明確的語言。如果下一步能在物象與心象、構圖主體與輔體、點、線面的關系、題材的取舍及書法的體悟上再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桂秋先生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西寧美協(xié)主席張海鴻發(fā)言:
很高興受邀參加荊老師作品研討會,荊老師這些年的作品取得了顯著成績,并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征,借此機會表示衷心的祝賀!一花一世界,我想這是每個花鳥畫家終身追求的目標,荊老師的作品不僅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生活意趣和扎實的功底,他將平時生活中所見之物用自己的世界觀和心境表現(xiàn)到畫中并呈現(xiàn)給觀賞者別樣的世界,同時又不失中國文人畫傳統(tǒng)的標準和要求,在傳統(tǒng)與當代之間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繪畫之境,將平凡的場景上升到藝術欣賞和哲學的高度!這一點在當下花鳥畫創(chuàng)作中很難得!

山東青州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馮聚成發(fā)言:
作為這次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參與者荊桂秋老師他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他不僅為人真誠親切,熱情奔放;在繪畫藝術方面更是學養(yǎng)深厚,筆墨功力扎實,作品賞心悅目,雅俗共賞。我感到有著以下藝術特點:一、作品個性鮮明,獨具藝術風格。他的作品根植傳統(tǒng),汲取了眾家大師之長,融會貫通,彰顯出自己的筆墨特點,色彩靚麗,用筆揮灑,題材廣泛,具有樸掘雅逸的童趣,賦于了花鳥畫鮮明的時代精神。二、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觀桂秋老師的畫,感到取材純樸平凡,不具一格,十分親切。從其作品中體現(xiàn)出他對大自然深入觀察,情景交融,鐘愛之心。三、作品畫面活潑,動靜相宜,體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活力。他的每幅作品中大都加以各種鳥調整豐富畫面,更具觀賞性。四、藝術是一種心象的表現(xiàn),觀荊桂秋的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遠離塵囂的空靈,淡雅飄逸的境界,他的花鳥畫以線見長,賦予多變的色彩,淡雅中不失凝重,清新中亦顯蒼桑。我相信“雨露不滋無根草,風云只化有鱗魚”。荊桂秋老師辛勤耕耘必將換回豐厚的回報。愿他沐浴著習近平新時代浩蕩春風,藝無止境,勇于創(chuàng)新,踏出一條彰顯自己藝術特點的成功之路。

廣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李任孚發(fā)言:
與荊桂秋老師相識有許多年了,他給人的印象是熱情豪爽,他的作品畫如其人,接地氣,讓人有一種親和感,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讓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盡展大自然生活里的勃勃生機,充滿激情四射的活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品具有豐富的生活情節(jié),對觀者平心靜氣的尾尾道來,酷暑能給人以清涼,寒冬又能給人以溫暖。他的作品“北人南相",既有北派的大氣,又有南派的細膩。

湖南湘譚美協(xié)主席王志堅發(fā)言:
觀荊桂秋先生作品有著相見悅之感,那就是給觀眾一種陽光、鮮活、親切之感。我與桂秋先生相見后的第一感覺就是有如觀他的畫一樣有種讓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親和力。他一個大東北人,給人透出的感覺就是爽朗、舒展,如讀他的畫作也一樣的會有爽朗、舒展。所謂的“人如其畫,畫如其人”也。從中國畫傳統(tǒng)來看,歷來重墨不重色,而在桂秋先生的作品上來看亦不然,則以反其道行之。一方面他在作品中用色大膽促使他毅然決然地邁向當代藝術的行列:另一方面他一反傳統(tǒng)的畫法,用全新手法與筆調抒寫自己情懷,在當代中國畫藝術隊伍中脫穎而出,且獨具魅力。他的作品中的用色很大程度上就有藝術的自信,這種自信恰恰給他的創(chuàng)作帶來無限生機,使他的作品自由奔放,熾熱溫和,清麗脫俗,也使他瀟灑的繪畫氣質打動著觀者。中國畫分科明晰,如人物、山水、花鳥各成體,然而他卻在花鳥畫中不厭其煩地揣摩創(chuàng)作,尋找構成,追求形式美感與色彩絢麗美惑的新路數(shù),并且抓住作品中的花與鳥的媒介不放。中國畫歷來講究墨分五色,他深知其道,但他卻堅持自己的學術觀點,又非得將自己的藝術理念灌輸?shù)阶约鹤髌分胁豢桑匆陨,讓斑斕的色彩充其畫中,于是成為他繪畫的個人特色。不難想見的是他能以色當墨,用色如用墨,筆筆清晰可鑒,這種用色造型,以沒骨法入畫,大膽地為自己的作品提供創(chuàng)新的嘗試,而且成功受學術界的認可,也為自己的花鳥畫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誠然,桂秋先生的作品是用現(xiàn)代的藝術理念,以當代的筆墨精神抒寫時代之自然風貌,表達出一種強烈的自覺創(chuàng)新意識與熱愛藝術生命的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這就是荊桂秋先生給我的一個良好藝術印象。

首都博物館畫院執(zhí)行副院長呂大江發(fā)言:
荊桂秋藝術優(yōu)點是:一是桂秋兄是在繼承傳統(tǒng)及古人基礎上,如:石濤、徐渭、八大、虛谷。近代有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等大家之章法。二是更多的是荊老師深入生活,不斷感悟,彰顯了他的寫意精神。以一種山花爛漫,花木蔥郁,家禽麻雀,都非常生動可親。可謂水滿清淡,復歸平淡。三是以一種人文情懷來抒寫大自然草木華茲,及生活中萬物生靈。特別注意到他的用筆、用墨的秩序來梳理。有的是先勾后點再潑。有的是先潑,再勾,再染,再點。有的用沒骨手法墨破色,色破墨、干破濕、濕破干、水破墨、水破色等多種方式打散,并重新組合,轉移多施,從而形成他獨特的筆墨、色墨語言。來譜寫大自然的萬物生機,表達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可謂“天人合一”之境界。建議是:一要強調畫面主題的突寫及章否法布局上的精典意識。二要點、線、面之間應有機相融,且有節(jié)奏。三要可考慮用大塊墨色切入畫面,可能會更加對畫面有沖擊力。老舍先生說:找到藝術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聯(lián)絡處可能才是使人最沉醉的地方。相信假以時日,桂秋兄在不斷努力的探索中,很快會尋找到使人沉醉的圣境。

四川美院教授徐賢文發(fā)言:
荊桂秋先生的花鳥畫給人感覺的是生動活潑的孩童世界。質樸,跳躍,有一種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強烈的色彩給人一種充滿張力的視覺效果。無論鬧喳喳的麻雀,還是如水的玩鴨等,無不感到那自由的生機。鮮明的個性特征使荊桂秋的藝術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意識。如果能在構圖上再多加以推敲,色塊的處理中再添加點變化,則是更加完美。愿荊桂秋先生在藝術的創(chuàng)作中獲得更加喜人的成果。

中國美協(xié)會員、中國書協(xié)會員蕭峻發(fā)言:
荊先生花鳥畫屬文人畫但色彩斑斕極富天真浪漫,其個性突出,個人面貌顯著,寫生元素來源于生活,時代氣息特別濃厚。這也是我一直專注并付諸努力的一面。剛才匆匆翻其畫冊,倉促中翻讀到其題句:“春水綻紅芳,幽鳴育雛忙……”,可觀其大愛之心,“……無窮碧水欲展翅,他日飛翔云漢端。”可顯其文人情杯和宏偉志向,在此對這些的很到位的表達可喜可賀!談些建議大概有以下三點:一,落款位置尚需推敲,形式也略顯單一,有些略顯局促。二,書體建議以二王帖學更適合小寫意的題款。三,建議畫面用的印章,挑選更適合一畫面風格的印文及形式,包括印章要蓋的位置。

山東國畫院副秘書長楊樂友發(fā)言:
讀荊桂秋老師花鳥畫作品,一幅幅具有濃郁生活氣息春意暖風撲面而來。其作品上追徐渭瀟灑率意之高格又彰顯時代筆墨之風范,別開生面,凡畫必求氣韻生動,然達此高境須有扎實嫻熟多變的技藝又要有植根生活師造化的悟性,這方面在荊老師畫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論畫、作畫之道必以人道賦之,畫如其人亙古不變,荊桂秋老師溫、良、恭、謙、讓的君子之風必將使其作品賦予更高的人文情懷。“巧智之不足,拙艱而有余”在此以趙孟頫閑居斌名句共勉之。

中國美協(xié)會員、中國書協(xié)會員方鋼軍發(fā)言:
看了荊桂秋老師的作品,我被《春色芳菲》這張畫深深的吸引著。幾種花纏繞在一起,雜而不亂,亂中取勝,重點突出,墨色的濃墨和焦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用赭墨畫出菊花,用了大量的水分,洇在白色的宣紙上與黑色球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張畫留白的處理也非常有藝術性,給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在這幅畫里我們看到了作者在用色和用墨上大膽的探索,使他的沒骨畫有別于古人,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

江蘇宜興畫院執(zhí)行院長杭中吉發(fā)言:
在我認識的朋友中,桂秋兄弟是我一直關注的一位畫家,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從傳統(tǒng)風格出來,有明顯特征,有個人筆墨語言風格的畫家,并有扎實的功底。通過平時常到大自然寫生,觀察大自然的鳥,家禽走獸,一草一木,他牢牢地把這些自然生息的素材用心記在腦海中,在創(chuàng)作中自然生發(fā),一一展示于他的小品和作品中,也促成他在黑龍江乃至中國畫壇具有一定影響力,為次我祝賀他,希望他能在未來繼續(xù)探索研究,并向高峰前進。唯一要努力方向是在作品中如加一點水墨,與色彩交融,做到濃,淡,枯,濕,濃中有淡,淡中有濃,加上長短線條結合交融,能使畫面更豐富更完美。

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陳峰松發(fā)言:
荊老師作品一是具有鮮活的生命氣息,畫面物象欣欣向榮,是對生活的寫真。畫的很實在,同他本人性格相同。二是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他創(chuàng)作時的率真、愉悅。我可以斷定他畫畫是很養(yǎng)人的。三是筆墨滋潤蒼勁,有浙派風韻,用色明快干凈,不陰暗。而且對畫面的空間感有很自覺的反映,大疏大密,計白當黑,符合中國畫的精神審美。

山東泰安理工學院教授梁健發(fā)言:
欣賞荊先生的作品,眼前為之一亮,濃厚的生活氣氛撲面而來,他的作品很容易使人想起家鄉(xiāng)的生活情景,濃郁的生活情趣,它是以情入畫,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用畫筆表現(xiàn)出來,我看他的作品,想起了我快樂的童年,在河邊放鴨,在青草地嘻戲,白云在翱翔,小鳥在歌唱,讓人感到生活的情趣,真善美。荊先生很早就注重個人藝術語言的探索,他的作品明顯的看出對傳統(tǒng)的繼承,畫面融入了許多內容,他將藝術表現(xiàn)點線面的基本元素打破重組,然后再用自己的主觀語言表現(xiàn)出來了,建立了個人的須眉面目,強烈的藝術表達語言。下一步是不是考慮在墨法上再變化一下,比如說畫面的黑白灰效果;顒泳褪且淮螌W習的機會,學習荊先生謙虛的態(tài)度,勤奮的治學,靈動樸實的畫風,祝福取得更大的成績。

山東濱州市美協(xié)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家會發(fā)言:
看荊老師的作品,一是熱愛生活。所創(chuàng)作的花鳥畫作品,師古不泥,得自然之靈性,借山花野草之勃勃生機,任筆揮灑,透露出荊老師對美好生活的創(chuàng)作熱情,簡淡樸實的工作作風和平凡寧靜的生活情態(tài)。不失傳統(tǒng),又保持其自然率真的筆墨情趣。二是有文人情懷。荊老師的作品,墨色交融、筆勢靈活輕松,既具傳統(tǒng)筆墨,又頗見自家面貌。給人一種清新恬靜之氣息,其作品大多自題詩句,更加增添了作品意味。

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李廣南發(fā)言:
荊桂秋老師的花鳥畫作品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特點,尤其是在線的處理方式上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花鳥畫作品有個人的面貌不太容易,很多人在師承前輩的同時也喪失了自己的語言。如吳昌碩先生的眾多弟子就是這樣,而潘天壽先生則走的另外一種風格才成為一代大家。荊老師在此就做的非常好,在點、線、面、色幾個方面處理的都非常到位。若在此基礎上進行發(fā)掘和完善,必然大有可為。

陜西咸陽市美協(xié)副主席陳恩惠發(fā)言:
荊桂秋先生的大花鳥繪畫作品,率真自然、畫面氣象撲面而來,讓人愉悅令人陶醉!縱觀他的作品,我有如下幾點感受:一、畫境方面:荊先生的花鳥畫無論是大花鳥還是冊頁小品整體的意境是“自由天真”,自由體現(xiàn)在他畫中形象、筆墨的自由自在,天然去雕飾;天真則主要表現(xiàn)在他的童心與稚氣,他能像孩童一樣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愛,所以畫面具有勃勃生機。二、畫面構成:荊先生的大花鳥作品整體講屬于密體構成,特質為“飽滿松動”。一般畫密體的畫家常常由于內容的龐雜而顯繁瑣刻板,但荊先生的畫面構成繁而不亂,同時多而不板,這源于他的用筆用墨松動自然,從而緩解了刻板的出現(xiàn)。三、藝術風格:荊先生花鳥畫藝術風格主要有兩部分構成。一是筆墨的文人性,二是色彩的絢爛多姿。“文人性”是指他在筆墨的追求上承載了文人畫的筆情墨趣,以一種自由的、內在的、精神的自我觀照方式形成筆墨語言,從而表達自我審美與情懷;另一方面,他在色彩上拋棄了文人畫重墨輕色的喜好,熱衷于工筆畫中的色彩斑斕。正因為如此,荊先生的花鳥畫別具一格,形成了時尚、陽光、生動的風格特質,這種特質恰好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大多數(shù)人的審美需求,也可以說荊先生的花鳥畫具有時代的審美特征,為時代大眾所期待和熱愛。就目前荊先生的花鳥畫有兩個方面有待提高完善。一是有些畫面如“濕地”、“風影”、“清塘”等作品畫面的留白不夠注意,不夠簡潔大氣,有畫蛇添足之感,需要在畫面“留白”上再加強。二是有些畫面如“庭院”、“春雨”、“春芽”等作品在用筆上,短線重復,缺少變化,應該有些大筆長線的互動,使畫面更加豐富、有力,氣韻更加生動。

詩人趙亞東發(fā)言:
荊先生畫作有古意,有禪意,有詩意。他從自然剪彩,鐫刻成自己的心靈畫卷。他從自然中體悟,梳理成自己靈魂的詩意。他的作品,很小,一枝一葉,一花一鳥,甚至塵埃也在枝葉間滾動;他的作品很大,一生一世,萬物都在筆墨間輪回和往復。

黑龍江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荊桂秋介紹自己創(chuàng)作歷程和藝術體會:
這些年我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立足于鮮明的民族特色,弘揚民族文化,張揚文人花鳥畫的人文精神。用自己的情感、激情去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欣欣向榮、繁花似錦、生機盎然的花鳥世界。融入自然,體悟自然,山花野卉、云卷云舒…………借物象吐寫胸中的激情,努力創(chuàng)作出高雅的花鳥畫作品。聽了各位老師的發(fā)言,十分中肯,讓我受益匪淺,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它會促進我今后的創(chuàng)作邁上新的臺階。我會對各位老師的意見認真思考,保持自己的長處,汲取大家的極積建議并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中,不斷反思自己,不斷在揚棄中前行。文藝只有在批評中才能前行,并目修正創(chuàng)作的方向。鄭板橋說:“隔靴搔癢說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希望各位老師入木三分,提出更寶貴的意見,鞭策我今后創(chuàng)作再上新高。今后我會更好地抒寫時代精神,與時俱進,表現(xiàn)新時代所取得的成就。繼續(xù)扎根人民,持續(xù)到生活中去汲取營養(yǎng),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鮮活生動的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作品。

荊桂秋,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享受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xiàn)為黑龍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黑龍江省畫院創(chuàng)作研究室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黑龍江省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黑龍江省藝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委,黑龍江省文史館特聘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xié)會會員!睹鞔鷮O隆沒骨花鳥畫研究》《論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寫蘭與文人情懷》《花鳥畫寫生談》等數(shù)十篇學術論文和美術作品分別被《美術觀察》、《中國藝術》、《美術》、《美術報》、《中國藝術報》、《人民日報》等數(shù)十種學術刊物發(fā)表及專題報道。百余次參加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中國畫學術交流活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展覽,獲獎并被收藏。出版?zhèn)人學術專著《荊桂秋花鳥畫集》《荊桂秋中國畫作品集》等共七部。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第四屆亞洲藝術品金融論壇主辦方發(fā)言 ——做藝術金融的領跑者
- ·下一篇文章:春臨大地百花艷 客蒞國典共輝煌
- 翰墨抒懷”中國書畫院黑龍江分院書畫作品展在齊齊哈爾博物館開幕
- 中國書畫30家巡展寫生浦江盛大開幕
-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2019屆中國書畫課題研修班結業(yè)作品展于宋莊萬恒藝術館開幕
-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2018級中國書畫課題研修班結業(yè)展
- 中國書畫名家代表團赴俄訪問交流圓滿成功
- 中國書畫30家巡展暨徐晉平藝術研討會即將開幕
- 中國書畫30家巡展?jié)霞磳㈤_幕
- 中國書畫30家巡展黑龍江暨荊桂秋藝術研討會紀要
- 中國書畫藝術網(wǎng)獲“2018年度中國藝術行業(yè)百強”榮譽稱號
- 中國書畫30家巡展株洲暨王志堅藝術研討會紀要
- 實力派書法家趙義成獲“國粹藝術泰斗” 榮譽稱號 受聘擔任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名譽副主席
- 松濤書法作品參加保利第43期中國書畫精品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