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升敦煌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展北大講堂開幕
2016年11月9日下午,“親近敦煌﹒敦煌藝術傳承與發(fā)展研討會﹒楊東升敦煌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展”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盛大開幕。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院美術工作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中國文物學會文博學院、中國宗教學會、中央美院藝術市場研究中心、中央美院修復研究院、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等藝術界、宗教研究界的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式,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敦煌藝術愛好者參加了此次藝術展覽開幕儀式。
中國宗教學會常務副會長曹中建先生致辭
楊東升先生講述自己研習敦煌藝術三十年歷程,匯報創(chuàng)作成果
專家學者與藝術愛好者們共同參觀了楊東升先生的敦煌繪畫作品。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張總教授表示,當下宗教藝術類展覽很多,但有深度的展覽不多。深入討論敦煌藝術,把敦煌藝術討論得有深度,有價值,是此次展覽的重要目標之一。
敦煌藝術傳承與發(fā)展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會議室舉辦。眾多專家就敦煌藝術如何傳承,如何更好的在當下發(fā)展,展開討論。各位專家分別從各自研究角度,提出了眾多有可行性的看法。
認為敦煌繪畫在世界繪畫領域內獨樹一幟,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從藝術價值到社會生活意義都有很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楊東升老師的作品在敦煌藝術發(fā)展歷程中很具有代表性,多年潛心研習敦煌藝術的毅力,在當今社會實屬難得。
在如何更好的繼承方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李凇教授認為,敦煌繪畫要繼承,但繼承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不管面貌如何繼承,我們都有責任對敦煌繪畫本真的面貌與表現(xiàn)技巧有所認識和繼承。
另有專家提出可以科技手段助力敦煌藝術的繼承與弘揚,建立數(shù)據(jù)庫,為子孫后代建立可視的資料等可行性見解。
此次研討會的召開,明確了敦煌繪畫的屬性,闡明了敦煌壁畫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
深入探討了敦煌壁畫在當下新形勢下如何更好的繼承,不僅對楊東升先生本身繪畫的思考有所啟發(fā),對當代敦煌繪畫的研究與傳承,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從作品賞析到現(xiàn)實生活意義解析,為大眾呈現(xiàn)了一場非常有意義的身心親近敦煌的展覽。本次展覽時間將持續(xù)到11月16日,歡迎熱愛敦煌藝術的朋友持續(xù)關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