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匠心 中國青年巴黎求學手工書

鐘雨
鐘雨, 手工書創(chuàng)作人,七年專業(yè)學習書籍設計,師從書籍設計師呂敬人先生。2014年在巴黎的手工書工坊Atelier Des Bernardins學習手作精裝書及舊書修復。

手工書
在斯普特尼克新近出版的LILISAY詩集《1986》的手工定制版套裝中,手工書創(chuàng)作人鐘雨為《1986》搭配了100本手作迷你書。
迷你書裝在盒子里就像一盒有故事的糖果。它們長30毫米,寬17毫米,看上去不過兩個拇指大,色彩各異,樣子憨萌。
照理來說紙和書都是我們文化中的一種傳統(tǒng),但鐘雨卻是在巴黎的制書工坊,找到了如古代手藝人一般的樂趣。對她來說,做書是設計與手藝的結合。而最讓她享受的是,在快節(jié)奏的時代緩慢做一本書,像過去的手藝人那樣。



鐘雨為《1986》搭配的100本手作迷你書
法國的書籍裝幀行業(yè)有很特殊的淵源。在進入大工業(yè)生產時代后,平裝書的封面很簡陋。讀者買到印廠生產的書,會拿到專門的裝幀工坊去做重新裝訂,這是一個傳統(tǒng)。
雖然年輕人不完全遵循這種做法,因為請手藝人重新裝訂一本書非常昂貴,但是在我學習期間,看到來工坊的客人絡繹不絕,說明還是有很多人保留著這個習慣,許多人覺得一本書要經過這樣的工序,才真的屬于自己。
還有一些人拿自己收藏的破損舊書來修復,有的紙頁脫落,有的書脊崩開,由Catherine重新裝訂,Marie燙上金字或圖案之后,又成為一本新書。
所以至少在現(xiàn)在的法國,手工書的需求是持續(xù)存在的。



Atelier Des Bernardins工坊及內景


在工坊的工作

在呂敬人老師書籍設計研修班上的法式精裝演示






《1986》迷你書的制作過程



在家中工作室







鐘雨作品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