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國工匠到文化巨匠,朱炳仁演繹《行走的匠魂》359萬網友點贊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主辦,奇人匠心、華人頻道“曼游日本”聯合出品的首檔非遺傳承人紀實直播《行走的匠魂》第一季已于7月27日晚開播,首期嘉賓邀請到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傳承人朱炳仁。作為“朱府銅藝”的第四代傳承人,他游刃于銅藝、建筑、詩文、書法、繪畫,篆刻,還是兩岸交流,國際交流的文化使者,是一位從大國工匠中走出來的中國文化巨匠。
直播中他揭秘了朱府銅藝歷經百年傳承,從一個從紹興石灰橋畔的一個小銅鋪,到驚艷世界的故事。


朱炳仁在直播
朱炳仁與銅的故事,已經書寫四十多年。大家所熟知的雷峰塔、靈隱銅殿、峨眉山金頂等一批經典的銅建筑就是出自朱炳仁之手,讓延續(xù)了五千年的青銅文化,上升到一個新境界。作為熔銅藝術的創(chuàng)始人,他將銅徹底從模具里解放出來,給了銅自由。他的作品橫跨生活、藝術、建筑多個領域,在他的不斷探索中,無論是技術發(fā)展還是藝術創(chuàng)新,我國的銅雕業(yè)都有了質的飛越。2000年聯合國開發(fā)署《二十一世紀封面人物》評語說:“銅雕藝術大師中,朱炳仁先生當之無愧為一代宗師”。

朱炳仁在創(chuàng)作
直播對于這位77歲的銅雕大師來說,并不陌生。但長達兩小時的直播長度,還是首次。在直播間,他回歸最樸素的身份——一個打銅匠,以城市為線索,帶著網友們一個個打卡朱炳仁銅藝的地標城市。

江南銅屋
從起源地紹興出發(fā),朱炳仁帶領觀眾與魯迅“相遇”,隨后又來到杭州雷峰塔、靈隱寺、G20杭州峰會主會場游歷一番,累了在位于河坊街的江南銅屋小憩,轉而來到常州天寧寶塔熔銅誕生地,目睹一場新藝術門類的誕生。接著,隨著直播的鏡頭,,銅壺、銅碗、壁畫、擺件……各式各類的IP文創(chuàng)目不暇接,傳統銅藝都被賦予了藝術美學。

朱炳仁在直播
在直播間,朱炳仁還向觀眾展示了別樣生命力和美感熔銅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曾在朱炳仁德國、新加坡的藝術個展中展出。朱炳仁還分享了和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的跨界合作,他強調,“我們的創(chuàng)作方式要走向世界,中國的匠人要有文化自信”。這一席話引得直播區(qū)觀眾產生共鳴,有彈幕表示:“像朱家銅藝這樣的中華文化將千秋萬代,發(fā)揚光大”。

左為朱炳仁與荒木經惟的跨界熔銅作品,右為荒木經惟攝影作品
當然了,這場直播不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也是一場科普秀。在現場,朱炳仁耐心解答了觀眾對于銅的各種花式疑問。同時直播聯合了百科校園,朱炳仁現場教學如何打銅,向觀眾展現銅雕非遺技藝的制作過程。除此之外,曾為杭州普陀山禪寺等著名景區(qū)題寫匾額的朱炳仁,現場答應題字送給直播間的小伙伴,并為直播間的大家準備了“豐衣足食”銅碗、“步步登高”竹節(jié)銅筆、故宮聚寶缸等好禮。

朱炳仁在直播

朱炳仁直播現場抽獎
據悉,7月29日《行走的匠魂》第一季第二期將有日本鍛金大師玉川宣夫在日本進行直播分享,這是一次中日技藝的隔空對話,也是一次珍貴的文化交流。希望可以借助此次《行走的匠魂》節(jié)目,與大家一起助力非遺傳播,一起致敬匠心,致敬匠魂。

朱炳仁直播寫的書法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