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一彎清泉、一股暖流 ——慧明紅實業(yè)董事長劉園英談紅茶
一瓣心香、一彎清泉、一股暖流
——浙江景寧慧明紅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園英談“慧明紅茶”

茶可引道,茶可雅志。中國是茶文化的發(fā)祥地,從“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記載,到陸羽所著的《茶經》,經過數千年歷史積淀,形成了璀璨奪目的中國茶文化。劉園英董事長說,“而在我的家鄉(xiāng)中國秀山麗水的畬鄉(xiāng)景寧,“慧明紅茶”如一枝鮮紅的杜鵑,在山哈大地悄然盛開,她如一瓣心香、一彎清泉、一股暖流,在中國紅茶的大家庭中散發(fā)著清幽的芬芳”,綻放出紅寶石般的光芒。

慧明緣于佛因,是一瓣心香讓心寂靜自在。以茶禪修最早文字記載見于《晉書•藝術傳》,河北邯鄲臨漳昭德寺僧人單道開以茶禪修的典故成為中國歷史上禪茶文化肇始。唐代誕生在河北柏林禪寺“吃茶去”的公案開啟了禪宗茶道的大門,成為“茶禪一味”起始的標志。而在中國景寧,有一種茶叫“惠明茶”,是茶中唯一以唐代高僧惠明和尚命名的茶,與佛教文化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相傳唐咸通年間,惠明和尚到800多米高的景寧敕木山上建惠明寺時,帶了幾顆茶籽撒在南山上,次年滿山茶樹盛開,惠明茶由此得名。“慧明紅茶”發(fā)端于“惠明茶”,在紅茶的制作中以“茶禪一味”為歸依,在茶中追尋一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淡然心境。世界著名紅茶品牌中,祁門紅芳香甘醇、久久不散,有玫瑰般的花香;大吉嶺紅茶清爽香氣、風味純正,帶有葡萄麝香味;錫蘭烏巴茶濃厚香醇、混有薄荷與紫羅蘭的香氣。而“慧明紅茶”則醇厚柔順、久久回味,追求內心的寂然。當你在一杯紅茶前,水是熱的,心是凈的,正如趙樸老所說的“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茶中有真味,品茶品人生。

慧明長于云間,是一彎清泉讓身喜樂安康。好茶來自于好地方,好的山水孕育了好茶。古人云,“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華”,“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好山、好水、好茶、好景,既給人帶來心靈的喜樂,又給人帶來身體的健康。景寧惠明茶于1915年榮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也正是源于景寧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成熟的制茶技術。在今天,景寧的森林覆蓋率達78.4%,水質達標率達100%。境內有三個較為集中的高山濕地群,濕地內的江南愷木林在國內也屬鳳毛麟角。而“慧明紅茶”自2013年創(chuàng)辦以來,現有的1500多畝標準化茶葉示范基地正是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中,云霧繚繞、空氣清新,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環(huán)境優(yōu)越、沒有污染,茶葉又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元素,得天獨厚的大自然,給予了茶葉生長最佳的環(huán)境。而在后期的制茶中,“慧明紅茶”既秉承了傳統(tǒng)的工藝,又賦予了創(chuàng)新的活力。品飲一杯紅茶,如一彎清泉,洗去人身上的塵土,讓腸胃得到調適,讓血脂得以下降,讓心情更加寧靜。正如蘇軾所言,“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生命如斯,夫復何求?

慧明成于畬鄉(xiāng),是一股暖流讓情久遠綿長。畬族是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景寧是中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畬鄉(xiāng)人民歷來好客,畬民純樸的山歌中有這樣的唱詞,唱詞道:“人客落寮就泡茶,一碗濃茶無須討”。這還不算,還要給客人端上兩道自制小吃:腌姜片和紅薯干,姜片是用來暖胃祛寒的,紅薯干能去躁充饑,這便是飲惠明茶最原始、最正宗的方法了。“慧明紅茶”正是在畬鄉(xiāng)這片充滿熱情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在她的成長中,融入了畬民的純樸風情,蘊含著佛教的慈愛之心,寄托著政府的殷切期望,這其中有友情、親情、愛情,這種種情緣,如一股股暖流滋潤著“慧明”的發(fā)展,如一盞盞心燈照亮著“慧明”成長。茶道如人道,做茶如做人。這不僅僅只是一杯普通的茶,在茶中讓情久遠綿長、讓身喜樂安康、讓心寂靜自在。

“慧明紅茶”,讓智慧的明燈,引領茶中的紅寶石前行!(作者:日月明)
責任編輯:麥穗兒